中华古文明之美
我校初一年级学生于4月21日下午参观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的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在井然有序地入馆之后,同学们都分别拿到了自己小组的学习任务单。任务单根据每组课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有“货币之变”、“古人之娱”还有我所在小组的课程—“农具的发展”等诸多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
首先,我们与讲解老师一同前往学术报告厅观看了大型3D纪录片—《国脉》。纪录片中介绍了许多关于博物馆的简介、历史、以及多件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古代藏品,它们向我们讲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直至现在走过的风雨历程。我们还从讲解老师的讲解中了解到了中国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于1905年由实业家张謇创办。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则是1912年7月9日中华民国教育部于国子监设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
观看完纪录片后,各组便由讲解老师带领前往所学课程的展厅。我们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了授课地点—3个有关展柜的面前。讲解老师与我们共同探讨了中国农业发展快速的条件因素以及农业发展带来的利与弊。
1. 农业发展快速的条件因素
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黄河、长江)、地形丰富、气候雨热同季…
2. 利
促进人文发展、给人类的生存与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
3. 弊
带来了频繁的战争、瘟疫;使人类的体质、智商下降…
通过此次参观国博的学习,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中国古代人文艺术、经济、产业发展的情况,也对中华文化和发展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也希望能够在今后参观更多的博物馆,能够了解并学习到更多自身所感兴趣的知识。
(供稿:初一(2)班 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