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没有那样的跌宕起伏,却是真人真事;我的故事,没有那样的感人至深,却是我的真情实感;我的故事,是关于我和爸爸的。
“爸爸!我们比乒乓球吧!”“好啊!预备,开始——”随着一声令下,我挥起了手中的球拍,激烈地战斗……“爸爸!我赢了!”“宝贝!你越来越厉害了!你战胜了爸爸!”
那时候,爸爸常常带我去叫不上名字的公园玩;那时候,对于我来说战胜爸爸等于战胜一切;那时候,我五岁。爸爸用这种独特的方式给我信心与勇气,教育我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然而长大后,我们竟渐渐很少说话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如肆虐的洪水一般张牙舞爪地向我扑来,我累到喘不过气,日日夜夜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坐在书桌前拼命地写写画画,但仍觉得前方的路被一片黑暗笼罩着,起伏、渺茫……我开始怨天尤人,拒绝努力。
“孩子,我们去打乒乓球吧……”“哪有时间!作业都写不完!”我不耐烦的吼声似乎吓到了身后的人。沉默,一瞬间充斥着这整间屋子,拿着笔的手也不觉顿了一顿,我该这样吗?这个人,是我的爸爸。
“那……好吧……”我不情愿地给了爸爸答复。当再一次站在球桌前时,小时候的画面又浮现在眼前,爸爸肯定战胜不了我的!就在我还没回过神的时候,爸爸已展开攻势,和我对打,任凭我如何反击都是无用功。爸爸面无表情地站在另一边,看着撑在球桌上的我,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孩子,你要知道。当别人都在努力时,如果你不努力,你会被所有人甩在后面。”说完,爸爸头也不回地走了,留下我一个人望着爸爸坚毅的背影,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滋味。
那时候,我并没有完全明白爸爸话的意思,只知道不努力就会输;那时候,我十一岁;爸爸用同样的方式,教会了我努力,教会我坚持。
转眼又是一年春来到,我突然想和爸爸比乒乓球,我猛烈地击球时,盼望着“一雪前耻”,正当我庆幸于战胜爸爸时,再看看爸爸,眼前的一幕令我惊呆了:爸爸大口大口地穿着粗气,曾经宽广的肩膀也渐渐佝偻起来……这,这是我的爸爸吗?那一刹那,我的眼睛湿润了……此时,我十三岁。
也许我从来没有意识到,爸爸无私地将他人生中最美的十年奉献给我;也许我从来没有想过,这十年给了爸爸怎样的改变。我从来没有表达过我对爸爸的爱,就像爸爸从来没有说过他爱我一样。然而,他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激励着我,让我前进……
教师评语:这是一篇初中学生的习作,虽显稚嫩,但饱含感激父爱的真挚情感,激扬着奋发进取的人生感悟,读来令人动容,可以称得上一篇佳作。
本文在叙事中贯穿着一条清晰的线索:“我”和父亲打乒乓球。并截选了人生中的三个阶段:“五岁”“十一岁”“十三岁”去写。详略得当、叙议结合,层层深入的表达了中心。叙述中穿插生动、细致的描写,以质朴的语言,立体的形象诠释了父爱的内涵。结尾的议论抒情又将情感升华,深化了中心。(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