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科技节“科技筑梦,创新成长”演讲稿之一

作者: 时间:2015-11-26

科技筑梦 创新成长

初二(2)班孔祥瑞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初二(2)班的孔祥睿。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科技筑梦”,“创新成长”。在一千多年的人类发展的近代史上,每次重大的变革都离不开科技。

早期人类处在农耕的年代,犁地,播种,都需要人或动物完成。在远古时期的战争中,大都使用冷兵器,而现在用一台机器就能解放数百人的双手。人们使用各种高科技的,有巨大威力的武器保卫祖国。自从工业革命以来,机械便代替了人力,这些难道不都是科技的结晶吗?

回顾科技的发展史:从发明青霉素到胰岛素;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从瓦特的蒸汽机与莱特兄弟的飞机直到人类的第一次飞上太空,第一次登月,这一切变化的根本就是科学技术。

当然如果没有人在背后努力的思考与研发我们也不会有今天如此卓越的成就。世界大发明家——爱迪生,如果没有他的发明,世界就没有光明,也因为他夜以继日的工作,以每天只睡四个小时的记录创造了四千多项发明。

在中国这样的科技大国,也涌现出了一批激进青年。像清末中国开创自主铁路第一人詹天佑,“两弹一星”功勋邓稼先,不负众望远渡重洋的钱学森。

中国艇载机的创始人——罗阳,每天工作18小时,吃在甲板上,睡在甲板上,一年中没有假期,每年只能回一次家。因为他承载着中国科技与军事的重望,在歼十五在甲板上成功起飞并降落时,他突然猝死,永离人世,这是多么爱国并勇于奉献的科学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认为很正确,我们现处大好的青春学习的时期,我们应发奋图强,学习前人的创新精神,总结经验,不断进取。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用科技造福人类吧!

谢谢大家!

指导教师:安珊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