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课是接着上次上的,我们学习了《狼》这篇文言文。讲课方式虽然还是那种振奋人心却又普普通通的竞争方式,然而,我们军却迎来了一场非同小可的人考验。
“Re, so la xi do re so so ……”伴随着“小步舞曲”的节拍,语文叶老师也大步流星地迈上讲台——“上课!”“起立!”“老师好!”她向右点一下头,辫子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这是她习惯性的动作),说:“好,同学们请坐。”
这时,课代表也把各军的分数在黑板上抄了下来。老师便开始了课前“煽风点火”:“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狼》这篇文言文,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各军的分数:八军势头很猛啊!三军和六军可要加油了!哟,怎么还有三个军没有讲?我们上次是讲到了第14句了吧!好,下面有请四军为我们讲一下第14、15句。”
下一个就应该是我们军了!于是我嘱咐好组员准备,自己也一边读着我们这句的意思,一边竖起耳朵听四军同学讲词的意思,一边举着手提问。这些,都是为了能够反败为胜——我就是个不服输的人,在心里不知说了多少遍:“一定要拿第一!”
可是,事情并不是发展得那样顺利。老师却叫了九军起来回答我们刚刚费尽心思、精心策划的那道题。“啊!”我不禁大喊了一声“老师,该我们军了!”“是呀,老师该五军了!”在同学们义愤填膺的喊声中,老师说:“没有不对呀,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呀!”(面部从容)大家先是愣了一下,随后传来的是九军3号的读书声,掺杂着同学们的窃窃私语。
“军长!”戴雨茜叫我,“就四个字!”看她笑得那样洋洋得意,但我心里却在想老师刚刚那句话: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不好!”我心想,马上对戴雨茜说:“老师要难为咱们军,做好‘战斗’准备!”她只是笑了笑,也许是没听见。
从那句话一说出来开始,我就一直没有安分。心里紧张却一点办法都没有。我心里说:叶老师到底要干什么呀!我都没有准备!怎么办呀!唉!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这时,开始提问了。算了!我心想,不管了!争分要紧!于是马上调动起我军三个人回答问题,又赢得了一分……
是的。终于,那令我悲喜交加的时刻来临了。4号成员李思锦大摇大摆地走上讲台,笑着。在魏伯杭读完句子以后(也就只有2秒钟),他都快笑喷了!只有四个字。而戴雨茜也一个字一个字翻译了这个句子,在完全正确的基础上,还以风一般的速度完成的——她也笑得肚子疼了,手里还打着一个“耶”的姿势,扭着屁股,完全可以用“得意忘形”这个词来形容!
我呢——“却只是默默无语”,还算“淡定”,我念完这个句子的意思,李思锦也重复了一遍,我军的汇报前后加起来也不到一分钟!
当然,其它同学开始愤愤不平了。他们像古人“揭竿而起”一般地大喊着:“老师!不公平!……”老师面不改色,反而笑着拍了拍手(示意同学们安静),然后神秘兮兮地说:“别急呀!现在我就给他们出难题!”全班一阵欢呼,随即跟来的便是嘲笑声,我却笑着说:“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第一个问题:作者是什么时候的人?”啊!这……我没复习呀!一阵心急,本能使我向文言文积累本看去。“天不助我也!不是那页!”我心想。嘘声阵阵……这时的我也不忘反抗:“老师我还没复习呢!”“这是你自主学习应该做的呀!”面对这样温柔而又不容置疑的反驳,我认输了。同学们的举手更是让我失望至极,好像跌进了万丈深渊……
在我无能为力的情况下,老师的一句话——“本文选自哪本书”——让我重新看到了希望。一阵欣喜,我回答出了这次的问题:“《聊斋志异》。”可是,就在老师说请2号上去写一遍的时刻,空气再次凝结,我听到下面有人问:“‘斋’怎么写呀?”“一个‘文’,一个‘而’,”有人答,可惜2号没听见。我的心已扭成了一团,因为……她也不会写“斋”。在踌躇了很长时间后,写的还是错的。我再一次陷入万丈深渊……
“斋”这个字有那么难吗?我不禁在心里这样问自己。但是做为军长,我该做的应是鼓励。
下一个问题是很有含金量的(我认为):蒲松龄别号什么?这个问题虽不是我答,但也足以难倒了我。我翻了翻积累本,知道了答案,告诉了站在答者(3号)身后的戴雨茜:“是‘柳泉居士’”。心想她能告诉他,在我急不可待的那段时间里,我心里一直念叨着:“快告诉他呀!快告诉他呀!”可惜全班的鸦雀无声使她一直没有找到“下嘴”的机会。伴随着下课铃的打响,对我军的“严刑”也算是结束了。
下课后,我上黑板将老师改的那个“斋”字,描了又描。一是为了练字,二是为了发泄。
不过,后来我想通了,这次“大比拼”使我明白了:自主学习很重要,文学常识更是要积累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我自己,要明白,不要总想着回答考试的内容,要“未雨绸谋”把要学的都学好,不要只为了“第一”,我们要懂得:知识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最后,我还有一件事弄不明白,老师是因为喜欢我(们军)才为我们出难题,还是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