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掌握本班学生出勤情况,做好晨检工作,发现学生缺勤或出现病情,及时联系家长,填写好《每日晨检记录表》,并报德育处。
2.查看本班卫生完成情况,包括包干区、教室外走廊及教室内扫、拖、擦情况,垃圾筒(篓)清倒情况及卫生工具摆放情况,桌椅排列和桌面整洁情况。
3.检查学生衣着打扮,不符合学生身份和学校礼仪要求的要立即提醒和纠正。不能立即纠正的,要限时要求整改。
1.督促学生认真晨读,提高晨读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了解学生作业完成和上交情况,对未完成家作、抄袭作业、早晨到校完成家庭作业的同学要了解情况,加强教育,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3.巡视教室,认真排查室内安全隐患(尤其是各种电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指导、督促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准备课本和文具,等待老师上课。
2.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提高听课效率,认真做好笔记。
3.关注课堂纪律,做到多巡视课堂(后门外、窗外),多与任课教师联系,多与学生谈话,掌握班级课堂纪律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经常巡视班级学生课间休息情况,制止追逐打闹、大声喧哗和在教学区进行体育活动、课间踩踏绿化等现象,杜绝意外事故发生,确保学生安全。发现违纪行为要及时处理。
2.教育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举止文明有礼,提醒学生见面打招呼,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不随地乱丢垃圾。
3.查、听、看、问不间断,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和偶发事件。
1.出操(集会)必须到场组织,督促学生集合静齐快,认真做好广播操,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3.制定专人负责眼保健操的秩序,做好督促、检查工作,教育学生要懂得保护眼睛。
1.大课间活动期间,按照学校体育组下发活动安排,组织本班学生开展好各项活动。
2.督促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参与帮助学生组织策划,培养师生感情。
1.放学前进行好安全教育,教育学生按时回家,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并填写安全日志。
2.督促学生搞好教室和包干区卫生,关闭门窗、电器。
3.放学前班主任进行一日小结,内容为常规工作完成情况、存在问题、表扬与批评。
1.督促学生充分利用自习时间,做好功课的预习和复习,抓好自习的质量。
2.指导学生干部管理班级纪律,禁止做与学习无关的事,确保安静的学习环境。
3.与弱势学生群体交流谈心,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关心贫困生的生活情况,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各班主任每周要确立一项工作要点,这是每月工作重点的分阶段实施。同时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1.升旗:组织学生参加周一升旗仪式,维持好班级升旗仪式时的纪律情况。
2.学生思想工作:扬善惩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注重教育针对性。
3.班队(团)会:认真组织每周一次的主题班队(团)会,课前做好精心选题和认真备课,班会课上要总结上周的工作,部署本周的工作任务,强调重点突出的问题,传达学校的相关要求。
4.德育考评工作:根据学生常规量化考核情况,班主任做好一周学生德育考评工作,总结一周扣分情况,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有效整改。
5.任课教师联系:每周加强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交流,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
6.家校联系:密切与家长保持联系,告知家长学生在校情况,以及需要家长配合关注的事项,共同管理好学生。
7.板报:按照学校拟定的板报主题,每月刊出一期高质量班级板报。
8.应急工作: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临时性工作,上交各类资料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