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小学科学组尹小楠老师在录课室执教一节三年级单片机课,授课内容是《三色发光二极管的应用》,科学组全体教师参与听课。
一种集成电路芯片,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是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课程作为校本课程在我校三年级开展,深受同学们喜爱。在单片机课上,在单片机课堂上,同学们学习DP801、DP901单片机,传感器实验盒及相关电子元件的知识。通过学习单片机的控制指令和操作方法,学生能够熟练控制发光二极管、蜂鸣器、数码管及三色灯,还能完成声控、光控、温控等智能电子作品。
本节课以“家里的电饭煲坏了”为情境导入课堂,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现有的电子元件和已经掌握的编程相关知识解决指示灯变化的问题,按照问题模型——编程再现——硬件改进的整体思路展开。学生从已有知识入手,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散思维,动手实验,改进自己的装置。由于问题情境非常贴近生活,学生在整节课过程中都保持着极大的兴趣,在学习单和小组协作模式的帮助下,每个小组的装置改进都获得了成功。在本节课结尾,学生们还发散思维,通过编程模拟出电饭煲结束工作时发出提示音等其他效果,体会到了创新和成功的喜悦。
反思本节课,还有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一,导入部分提到了机器人,导致这一环节稍长,可适当减少;第二,拓展部分应再多给予学生思考时间或者进行交流,让他们自己思考其他改进方案;第三,课堂总结改由学生来进行能够更好的首尾呼应。在其他内容的讲授中,也应注意扬长避短,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