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给教师搭建共同学习、相互交流的教学平台,引导教师研究教学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小学科学组开展了历时一个月的骨干教师示范展示课活动。活动自9月18日开始每周一课,全员听课并参与大课间点评,极大促进了科学组教师的课堂研究积极性。
陈晓华老师执教的一堂《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开启了展示活动序幕。陈老师从学生较熟悉的敲击鼓面,鼓面振动产生声音导入声音传播的主题。课堂上设计了一系列通过改变环境和传播媒介而使声音传播发生变化的实验,比如创建空气逐渐减少的环境,观察闹钟声变化;比较勺子、桌面、铅笔等不同材质传播声音的差异,探究固体传声等等。实验设计取自生活不仅引发了学生对声音传播的兴趣,也经历了“问题-设计-探究-推理论证”等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因果推理的科学思维。

尹小楠老师执教五年级信息课《我的绘本故事》。尹老师以“不同形态的小鱼给人以不同感受”导入课程,引领同学们体会线条、色彩、形状的重要性。随后教师演示电脑文本工具用法,在同学们了解基本功能后号召大家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绘本故事。同学们以“一条鱼的故事”为创作主题,四人一组构思故事情节最后用画图软件表现出来。

安雪静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科学《天气》单元里的《测量气温》。天气和温度就是我们身边生活中的科学,围绕教学目标,安老师安排了三个实用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教同学们学习气温计的使用方法,用气温计测量自己教室里不同空间的气温,最后使用柱状图分析出气温变化规律。学生们兴致勃勃自己动手使用气温计,同时也学习到气温对于生活具有重要影响,了解了认识天气的重要意义。

冯燕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水》单元中的《水能溶解多少物质》,隶属于物质科学领域。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完整的探究过程(形成问题、获取证据、科学解释、交流分享)观察学习到一定量的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能力各不相同。运用观察、比较、归纳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概念。整堂课的设计流畅,逻辑性完整。

活动期间科学组将每堂骨干课都安排在第一节课,最大程度做到全员听课、全员大课间评课,发挥了骨干课引领示范作用。同时评课也使授课老师充分反思教学,通过评课反馈信息,了解掌握课堂教学效率,成果以及不足,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
本次引路课活动带动了更多的教师认真审视自己的日常教学,踏实潜心于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激励青年教师通过骨干示范课的切磋琢磨,将经验和自己的创新结合起来,在交流和反思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