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新课标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海淀区第十届“世纪杯”骨干教师校级展示课系列报道

作者: 时间:2022-09-26

近日,以海淀区第十届“世纪杯”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基本功展示活动为契机,为更好地使《科学课程标准》(2022版)服务于课堂,我校小学部开展了区级骨干教师的校级展示课活动。科学教研组2位教师参与此次活动。

冯燕老师执教《声音是怎样的产生的》一课,老师从表演中乐器的发声聚焦话题,引导学生通过求同归纳的推理方法先得出:声音是由外力作用产生的;随后拿出钢尺提出问题:“钢尺给力弯曲了,为什么没有听到声音?”,从而组织学生观察钢尺、皮筋发声时的状态,引出振动的概念,接着引导学生用转化法观察鼓面和音叉发声时的状态,再求同归纳:声音是通过外力作用使物体振动产生的。整堂课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渗透声音是一种能量,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CECC

  陈晓华老师执教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从教室灯光发出的光是以什么方式传播照亮物体的真实情景聚焦本课话题。学生依据已有经验进行猜想,在陈老师的协助和引导下完成设计验证的实验方案,运用归纳推理分析纸板小孔实验现象,渗透了证据和证伪意识。结合激光传播实验现象,以不同验证方式进一步推测出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结论。拓展环节中,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发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整节课学生经历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实践中习得科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

  新学期,科学教研组将紧扣新课标,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加强探究实践的课程理念,在在单元和课时的设计上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168EF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