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热烈祝贺我校初二年级梓源小组荣获-2018年暨第四届创客大赛-全国总决赛-初中组-科学论文“一等奖”

作者: 时间:2018-05-14

你可曾想过,在你初二年级的时候撰写一篇科学论文并现场答辩?也许你会说太难了,但是我们的同学做到了。

在创客工作坊许详校长和潘铎轩老师的带领下,由初二5班许敖溥(队长)、陶然和初二6班智小泉、孙慧萌撰写、崔淑珍老师指导的科学小论文《新能源之燃料电池-实验室模拟不同种类电解液的氢氧燃料电池》经过网络海选于2018年4月中旬代表北京队顺利突破重围进入决赛。在5月13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举行的决赛答辩现场,同学们顶住压力出色的完成了答辩,最终获得了:2018年暨第四届创客大赛(简称MG)-全国总决赛-初中组-科学论文“一等奖”的好成绩。今天上午9:00,我们收到了来自MG组委会的通知:学生的参赛作品成功入围国际展评名单之列,将代表北京赛区参加在澳大利亚的举行的盛会,再次祝贺孩子们!同时崔淑珍老师获得200元的教师科研资助。

这是我校首次派出初中代表队参加创客大赛-科学小论文环节。作为初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正真接触化学这门学科,但是兴趣是大家最大的动力,整个论文的完成都倾注了师生们的大量心血,同学们克服了从论文选题-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装置制作-完成实验-数据分析-撰写论文-PPT制作-论文答辩等重重困难最终收获了累累硕果。

决赛一共持续两天时间(5.12-5.13),来自全国的30只代表队分别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内容涉及3D打印,水陆两栖无人机,无人机实时画面传输分析技术,机器人火星漫步,防近视台灯设计,语音控制学生储物柜、超声波测身高仪等。每位学生的作品都经过了长期的打磨,经得住院士、专家和教授们犀利的提问,赢得了阵阵的掌声。此次比赛不仅是团队的自我展示也是和其他代表队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同学们认真听取其他组的汇报,从中汲取经验,学到了很多。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学术大家的风范,他们对科研的严谨、敬畏和执着以及深深扎根科研一线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青年一代人学习的榜样。

[决赛嘉宾介绍]本次决赛嘉宾阵容强大,他们分别是:

1、刘嘉麒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华科院(HKY)资深研究员;

2、邢乃贵:MG评审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慧颖研究员、MG组委会秘书长、华科院(HKY)院长;

3、闫天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4、王天曦:清华大学教授;

5、王其文: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6、宫竹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7、沈震: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8、孟献军:北京市劳动与技术协会会长;

9、颜军:北京大学老师;

10、季英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老师;

11、王卫兴: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老师

颁奖典礼开始之前我们有幸聆听了来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嘉麒教授《漫谈地球科学》的报告,80多岁的刘院士在近1小时的时间内向同学们娓娓道来地球的演变史和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其中一个叫卡文迪什的英国著名化学家和物理学家让大家印象深刻,他被尊称为“化学中的牛顿”被誉为第一个称量地球的人。同时刘院士也号召有志青年积极投身科学的第一线,为人类谋福祉。

本次参赛让同学们更近距离的接触了“科学”;更好的了解了“科学”;也为我们今后更好的从事“科学工作”奠定了基础。加油吧,少年!

[创客大赛简介]创客大赛是践行党中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决策,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孵化未来创客(Maker)而举办的。涉及的比赛项目有:无人机设计及制作,创业模拟,创新创意作品(专利类),科学小论文和手机APP设计与开发等。

[梓源小组-中文组名由来]中文组名来源于“未来能源”四个字,我们利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字体拆分法:取“未”和“来”中的木为“梓”的偏旁;取“来”上部的“立”作为“梓”的上部;取“未”的上部作为“梓”的下部,恰好是一个“梓”字。“梓源”谐音“资源”,使组名与环境和资源完美结合。

[梓源小组-英文组名由来]英文名称由“eco”和“vero”构成;“eco”是生态的前缀,“vero”来源于希腊语 “Νερό”,原意为水。寓意我们的氢氧燃料电池产物是水,对环境友好、无污染。

恭喜喜获“一等奖”

师生颁奖典礼现场合影留念

答辩前加油助威

会场与教授合影

聆听院士报告

答辩现场展示

答辩现场展示

参观中科院自动化所

参赛证和奖牌展示

认真记录、相互帮助

快乐的午餐时光

答辩前最后一次练习

日常加练备战

来自不同国家的“资源”翻译,展示了我校的外语特色,截图为PPT炫酷首页展示

创客工作坊-初三化学教师:崔淑珍供稿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