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要点

作者: 时间:2021-12-27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要点

(征求意见稿)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深入研究新高考、新中考以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中层干部管理能力,以骨干教师引领作为突破点,形成教育质量提升的核心动力。规范办学行为,做好“公参民”学校整改工作。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

二、重点工作

(一)全面规范办学行为

根据教育部、中央编办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精神,遵照新“民促法”要求,按照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要求,启动“公参民”学校整改工作。在海淀区教委、民政局、编办等部门指导下,完成“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注册,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学校品质。

(二)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方向

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精神为依据,减轻学生负担,开展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坚持“五育并举”,认真解读《北京巿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并研发校本化实施方案,一步强化体育课教学和课外锻炼广泛开展校园体育赛事活动;结合校园文化建设,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科技教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办好学生科技、艺术、劳技和创业社团,发挥我校作为海淀区科技、艺术教育示范校和劳动教育实验校的教育优势,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班主任工作研究,重视德育科研,很抓班级建设和班级管理、班级文化特色,推进“班风正、学风好、和谐民主”的文明班级建设。

(三)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科竞赛、高考、中考与小学学业检测成绩。高中要落实“四新”实施工作的各项要求,科学研究2021级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优化实施2019、2020级课程方案。小学、初中、高中要推进课程实施和校本课程研究,提升教师课程研发能力、课程实施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要发动教师加强对新教材的学习研讨,充分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教师要把握学业质量标准要求,改进教与学方式,改进学业评价方式。各校区要开展促进质量提升专项工作,如毕业年级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构建新型质量分析模型,促进基于评价牵引的教与学改进。

各校区要进一步做好选课走班教学管理工作,全面总结初高中选课走班管理工作,全面规划学校课程方案、课程计划及教学资源、师生发展等工作,完善并整体提升选课走班教学组织管理工作,有力推进选课走班年级管理工作。小学、初中要聚焦学校的学科建设、课堂质量、心理导向。进一步发挥初高中专家组作用,优化队伍、问题研究、重点突破,促进中高考成绩、学科竞赛成绩有更大的提升。要关注上级教委组织的小学学业监测以及七年级学生语文、数学、英语学习水平调研结果,精准分析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劳动技术、音乐、美术学科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有关数据,认真解读教委发布的增值评价报告并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后续发展对策。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小学高端英语班、初高中国际项目班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创新,重视多语种教学的有效性,推进外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巩固特色办学成果。

(四)深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进一步落实《海淀区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推进教育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确保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处于高位优质发展状态。要加强对市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管理,充分发挥“头雁效应”,组织力量在“风采杯”“京教杯”以及其他教师教学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要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学术活动,成立“隐形研究院”引领学术研究带头人教科研能力提升,有效推进课例研究行动,探索指向“学科教学关键问题解决”的跨学科联合课例研究及实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我校“区复语教研基地职能”,进一步拓展我校多语种外语教学优势和影响力。

坚持“以评价促发展”的工作方向,认真用好“五项评价”“业绩考核”以及上级部门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考核评价,促进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了解并掌握教育前沿信息、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营造自觉追求专业发展的良好学术氛围。

(五)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深入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校师生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坚定信心办好新时代教育。根据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要求,完成分党委组建工作,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各项工作布置,认真完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的督导评估工作的学校任务。 

面对当前一系列重要政策、要求的出台,如“双减”工作的新要求、体育课时增加的变化、体育考核评价改革、义务教育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出台等等,必须提升干部统筹数据分析、统筹规划、问题解决、规范管理方面的能力。要在干部队伍优化和能力培训上继续发力,不断提高学校的全面领导力。

继续实施年级部全面管理的行政区域内控机制,各校区要关注年级管理工作的整体规划、目标导向及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对毕业年级的专项学业提升与效能建设,进一步发挥高级教师、骨干教师以及教学专家的作用,在优化队伍、问题研究、重点突破方面促进发展。认真做好家校沟通工作,根据市教委《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通知》精神,做好宣传工作,大力营造学习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建立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完善后勤管理的运营制度,改变行政后勤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专业能力发展不平衡等现状,进一步加强计划管理、预算管理和人事管理,按照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要求,推进后勤管理机制变革行动,提高行政后勤管理工作效能。宿管中心要提高员工的课外教育能力,加强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会同校区培育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学籍与档案管理,拓展校史、校友会工作,提升餐饮服务品质,持续发展图书馆、实验室高质量服务水平。继续改善教师住宿和生活条件,提高综合楼日常运营管理水平和物业管理综合水平。加强安全管理,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要求,严格门卫制度管好门,严格考勤制度管好人,严肃“网格化、全覆盖”措施管好事。严格落实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建立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完成疫苗接种等各项任务。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