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2021年学校工作总结
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启航的一年,也是国人万众一心团结抗疫的一年。这一年,全校上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始终与党中央同心同向同行。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北京市教育大会精神,在“双减工作”、落实五项管理规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业绩,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教学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总体要求,将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落实到广大教师行动上,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经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批准,我校将成立分党委,学校党组织正在推进党委成立的筹备工作,调整管理格局,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正确把握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政治方向。
二、聚焦办学业绩提升
2021届高考最高分以及600分以上人数创我校复办以来新纪录,高三毕业生以满分成绩获得北京外国语大学综合评价考核全国第一,有多名学生被世界百强名校录取;中考最高分学生位列海淀区考生前1%,单科满分92人次,高分段比例再创新高;小学生在2021年北京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成绩突出,学业水平、特长发展、综合素质处于北京市一流水平。我校在各类艺术比赛中多个项目获金奖,成为三所获金奖项目最多的学校之一,行进管乐团、舞蹈团和戏剧团第一次闯入市级艺术节大赛并获得金奖;校田径队、健美操队在市区级体育比赛项目中频频获奖,小学武术队时隔8年再次进入北京市前八强。在海淀区冬奥知识竞赛中,小学获冠军、高中获亚军,小学还将作为海淀区唯一代表队参加北京市比赛。我校被评为“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实践基地”、“全国校园大课间啦啦操推广实施单位”、“青少年教育戏剧示范学校”、“劳动特色实验学校”。国家督学、校长林卫民《切合校情抓关键,落实“五项管理”出实招》一文被编入教育部信息快报,《新<实施条例>带来民办学校新发展机遇》、《提高学校组织效能,全面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双减”为中小学教育带来的新机遇》分别发表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督导。
初中学生尚久智获全国青少年滑雪比赛冠军,高中学生冯浩洋在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初赛)获奖,小学生465人次、中学生有140人次在国家级、北京市级、海淀区学科比赛以及音、体、美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成果显著,中学、小学教师分别有200余人次、138人次获奖项。
三、推进学校变革行动
我校高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抓住课程和教材改革这一契机,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题研究为重点,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抓手,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课堂要质量、向训练要质量、向自修要质量”,规范教学行为,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德育工作紧密围绕“美丽班级建设”工作展开,进一步加大德育常规管理力度,关注学生学习注意力训练、学习的投入度,以模仿和竞争为最基本的教育手段,切实加强对学生校园学习和生活的管理。高中国际项目坚持开放办学,发挥“两个优势”、“两个优质”的价值,丰富国际课程班的课程选择,探讨学生未来新出口的可能性,开设IDEC英文戏剧课程,与土豆雅思合作开设雅思课程,开设多种AP课程,参与蒙特利尔大学商学院座谈会、美国夏威夷玛丽诺学校姊妹校的签约仪式等活动。
我校初中认真落实“双减”工作要求,规范管理,优化教育教学工作。坚持德育为首,组织“开学第一课”“文明礼仪教育月”“我的爱说给你听”“爱国主义教育月”“争做时代好少年”“冰雪筑梦、喜迎冬奥”“青春向党、强国有我”、“守法规知礼让”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的“四个一”活动,开设“模拟法庭”“学宪法、讲宪法”“三爱三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专题活动,坚持活动育人理念,通过组织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综合素质评价为抓手,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狠抓课堂教学高质量,注重学科教学教研内涵建设,发挥专家领航作用,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推进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发展。积极落实“双减”政策,严格课后服务规范管理要求,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复语教学教研、课堂教学评估及教学质量检测,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交流“云游学”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从校园看世界,向世界介绍中国。
我校小学不断完善日常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高课程和课堂教学的设计力和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实力,构建符合儿童建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天赋的新课堂体系,打造充满童趣、童真的校园文化。针对“双减”工作要求,通过开展系统性主题教研,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展示性活动设计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采用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鼓励正向评价,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科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积极回应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整合现有资源,挖掘教师特长。在统筹开展体育锻炼、德育教育、劳动实践、艺术、科技等多种课后育人活动,尤其是做好课业答疑辅导的基础上,完善课后服务保障机制,提高教师参与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学校能够学得会、学得好、学得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落实“五项管理”,建立了双统筹、双公示、双把关的作业管理机制。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基于班级建设的目标“创建面向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让每一个孩子有更好发展的班级”,推进班级文化建设,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保证30分钟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小学高端英语项目组不断逐渐细化外教及课程管理机制,对外教师进行规章制度、工作职责等方面培训,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学生对泊来文化的理解,让学生在有趣温馨的氛围中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国际视野,以实用主题为切入点,将戏剧教学、美术、stem课程融入英语新课程,让学生们在情境、游戏、快乐中自然习得语言。
四、提高学校组织效能
2021年,我校进一步推进智慧化、数字化校园建设,对校园进行了大规模升级改造,校园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我校坚持“把钱花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继续推进校园升级改造工程,焕然一新的实验室成为师生“新宠”,明亮温馨的“合味餐厅”备受师生喜爱,宿舍环境进一步升级,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四海书院”建设也已完成,将成为同学们创业实践、创新空间的新舞台。
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大力支持下,在海淀区教委、民政局、编办等部门指导下,已启动“公参民”学校整改工作。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内控机制,实施年级部主任全面负责的行政区域管理格局,优化干部队伍,培训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学校的全面领导力。初步完成《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各项工作任务。重视人力资源建设,坚持“以评价引领发展”策略,采用“五项评价”“业绩考核”以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推进工作,营造广大教师自觉追求专业发展的良好学术氛围。
不断完善后勤运营机制,进一步加强计划管理、预算管理和人事管理,提高行政后勤管理工作效能。宿管中心重视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切实培育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行政后勤教辅部门加强学籍与档案管理,提高餐饮服务品质,充分挖掘图书馆、实验室服务水平,提高综合楼日常运营管理水平和物业管理综合水平。加强安全管理,严肃“网格化、全覆盖”安全措施。严格落实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建立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完成街道、学区布置为区域3-17岁学生接种提供场地服务等各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