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三年级4班传统文化特色课堂之京剧知识讲座侧记

作者: 时间:2015-10-14

大美国剧一代代往下传 泥塑脸谱一张张美佳佳

京剧是什么、京剧形成的历史、剧种有何特点、行当划分、科班戏班、身段舞美、京剧脸谱的勾描步骤……黑板上PPT展示的这些教学内容,并非哪所戏曲学校的科班课堂,而是我女儿的班级北外附校三年级4班于10月12日开设的传统文化特色课堂之京剧知识讲座场景。

本次特色课分为《大美京剧》、《京剧泥塑彩绘脸谱》两个主题。主讲《大美京剧》的老师,是来自北京昆曲研习社的京剧票友宇文、包莹。本着对京剧的痴迷和执着,两位票友为了推广京剧,多年来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主讲《京剧泥塑彩绘脸谱》的老师,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泥塑彩绘脸谱传承人佟秀芬的弟子李岩。

“京剧的前身是徽剧,原在南方演出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京城后,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形成京剧,又因有了清朝皇帝这样超级无敌牛的粉丝,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火了起来,到民国那就更火了,最终奠定了国剧的地位。”包莹老师诙谐地以一个小故事开头,用孩子们的语境词汇,介绍了京剧的起源是徽剧晋京的结果。

在宇文和包莹两位老师的讲述中,孩子们了解到,京剧四大行当是:生、旦、净、丑;生有小生、老生、红生、娃娃生;旦有青衣、花旦、武旦;净俗称花脸,又分大花脸、二花脸和武花脸,也叫铜锤花脸、武花脸、架子花脸;丑有文丑和武丑。京剧的四功五法,四功是指:唱、念、做、打;五法是指:手、眼、身、法、步。

小眼睛盯着PPT上四大名旦和四大须生的照片,孩子们记住了他们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和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在随后的京剧泥塑彩绘课上,李岩老师介绍说,作为全世界独特的用面部图案表现对应戏曲人物性格特征的一门技艺,京剧泥塑彩绘脸谱是在立体的造型上绘画代表历史背景、人物特点和性格特征的充满寓意的图案。所有脸谱直接用毛笔勾描,整体脸谱形态生动。

一笔笔勾描,一点点夸大,一张张脸谱美佳佳……全班同学人手一个白色的悟空脸谱,伴随李岩老师的讲解,自己动手在脸谱上画画描描,神情那叫一个专注认真。

无论是《大美京剧》,还是《京剧泥塑彩绘脸谱》,老师们从内容选取到课件的制作,都经过了精心准备。在提问环节,孩子们争先恐后回答问题;在互动环节的角色体验时间,孩子们纷纷把小胳膊举得高高的,都想上台去一试身手。

孩子们在观看了《霸王别姬》等京剧名段,并亲身体验了一把舞剑、扬鞭及老北京传统手工技艺脸谱绘画工艺流程的同时,心中也播下了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

年级组自去年推出“家长进课堂”和“特色课堂”活动以来,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和点赞好评。家长们或亲自登上讲台,与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职业体验;或积极牵线搭桥,请来专业知识丰富的老师为孩子们讲授传统文化艺术。

鲜活的教学内容,精彩的课堂呈现,极大地增强了孩子们对民族艺术的关注度,有效地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

三年级4班

雷喻濛妈妈:喻莲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