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在教师节讲话中提出要做四有好教师,什么是四有好教师?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好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能力,关键还要有育人的能力。刘老师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介绍:
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首先教师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认同感,对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自觉的去实现,这是很重要的标准。有人会说,这是在说空话呀?我怎么具体实施呢?有一位新疆的好老师,他的工作是在草原上,他的服务范围是几百公里,在他的书包里有个小小的本子,上面记载着每年在他的辖区内出生的维吾尔族牧民的孩子的信息,有人问他:“你又不是民警,记这个做什么?”他说:“六年后我一个个找他们来上学,不让我的辖区内有一个孩子辍学。”他是个单人单岗的老师,这个老师就是一个有理想信念有追求的老师,实际上他就是对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有担当,有责任感,任何一位老师首先都应该有的。记得在前两年教育部进行的第一次关于新课改设计大赛中,小学语文共参赛作品800多份,选出40 份一等奖,让我选3个代表在清华大学礼堂发言的,我选的其中有一位是农村教师,他的工作在2100米的半山腰上,单人单岗,来北京大会发言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是一位代课教师,领奖后回到当地他说有可能我的岗位没有了,因为撤编了。但是对于课改以来我的探索我的付出无怨无悔,假如我回去还能做教师,我仍然在语文教学改革上继续钻研前行,后来他来北京领教育部的一等奖,他所在的中心校拿不出一分钱,他完全自费,当时我们评委每人拿几百元钱,我告诉他这次行程不用自费,这个老师有追求,他对课程改革,对他所从事的事业一直在追求着。前不久我在洛阳,有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共有15位教师,11位代课教师,4名正式教师,其中2名教师即将退休,经校长介绍,代课教师每月工资1200元,比门口超市的清洁工1400元还少200元,但是这些年轻的教师仍然无怨无悔的留在教师的岗位上,我当时就说什么是好老师,这就是中国好老师!能用自己的脊梁撑起一方的教育,在一个地方一直坚守着,那就是有理想有追求。说到这我想起了我的一位陕西老朋友王思明,他最初工作的地方就是两眼黑乎乎的破窑洞,他不甘心,为什么山里的孩子要在这样破的屋子里学习呢?于是他把自己家里要盖房的材料都拿了出来,给孩子们盖了平房教室,后来他到西安、北京开会,发现城里的孩子都是楼房教室,他又不甘心了,山里的娃为什么不能在楼房里学习呢?没有钱的他就带着孩子们种树苗,卖树苗,挖药材卖药材,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他盖起了陕西省山区第一所楼房学校,由于盖楼他摔了一下,脚一直有点跛。每次他来北京开会,我都会问他需要帮助什么?他每次都憨厚的一笑。有一次,他说刘老师这次您还真得帮我,陕西省现在在推广普通话,我的乡音很浓,教不了孩子普通话。我说那我怎么帮助你呢?我给你们买点普通话的录音带,他说那个我们有但学不了普通话,我要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的那种录音带,当时我让我们的语文老师把小学12册语文教材中的主要课文都以这样的方式录制下来给他寄了过去,不久后收到他的来信,他说东西收到了,每天中午用广播放,娃娃们跟着学,高兴极了,普通话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说明什么?他在想办法提升当地学生的质量。有一年陕西来人跟我说,你的朋友变了,每天开着卡车到处跑运输赚钱,不好好教学了,我不信,两年后我到延安讲学,见到了王思明,看见他的第一句话我就问他两年前你是不是跑运输赚钱去了,他又是憨厚一笑,我问为什么?他给我讲了其中的缘由,那时陕西省整合教育资源,山里的学校要被撤并,他找到局长说我的学校能不能不撤,局长说可以,改成山区寄宿制小学但是不给你一分钱,当时他的学校只有7名学生,还有一个公办老师,为了保住学校他就租了一辆卡车跑运输赚钱盖宿舍盖食堂。去年教育报有一整版介绍的都是王思明,我仔细读了读,上面说他在60岁的时候他的学校被撤并了,今年他70岁,但是他仍然坚守在山里两层的白色小楼里,他把那里办成了当地农村的图书馆,办成了农民的文化学校,办成了留守儿童的活动中心。没给一分钱,但是他一直坚守在那里,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好老师,他有自己的理想信念,他自己爱自己的事业。
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说到如何育人,让我想起了这样的几个例子;前不久,也是中国教育报征文中国好老师,有一位60岁的老人写的一篇文章,回忆当年他的中学老师,他的老师家在农村,家里很朴素,在1963年的时候他正在县城读高中,由于家里吃不饱每天中午只能带2个粗粮馍馍,一天中午他刚吃了2个馍馍喝了几口水肚子还咕噜咕噜的,班主任老师叫他去办公室,到了办公室老师指着桌上一碗肉菜2个白馍说:“把它吃了!”这个学生楞了一下后,便狼吞虎咽的吃起来,老师这时候没有说话,只是用那慈祥的手抚摸了一下他的头,从那以后老师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请他吃一顿好饭,后来才得知老师节约了自己的口粮,让他吃顿饱饭。高三的下学期由于学习紧张,自己的成绩由班里的前几名滑到十几名,他非常着急,每天都是班里最后一名离开教室,即使管理员把他清出教室,他也会在路灯下苦读英语,即使这样但是成绩还是在不断地下滑,有一天,他独自一个人在教室学习,班主任老师又来了,轻轻的抚摸了一下他的头说了一句,学习方法一定要调整啊。这句话点播了他,光加班加点,死记硬背学习是上不去的,除了上课要认真听讲以外,课下也要及时总结问题,做针对性的复习,这样成绩很快上去了,最后他考上了人民解放军的军事院校,临走时,班主任老师又轻轻的抚摸了一下他的头说:路你已经选好了,一定要努力的坚持走下去。这些话我记了一辈子,老师3次不经意的抚摸,其实是指引我怎么去做人,这就是一位老师除学科以外留个学生的。要讲道德情操,老师的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对一年级的孩子说一定不要挑食,但是老师有一种菜不吃,一天他正在与别人说话把饭盒递给了炊事员,炊事员并不知道,都给老师打了,这个老师没有办法,送回去也不合适,只好把不喜欢吃的菜剩下,找到一个角落倒掉,当他把饭盒一扣只听后面传来一声:“咦”老师回过头来看原来是他们班的两名学生连忙说“老师错了。”当天下午第一节课就说了此事,老师说让你们不挑食,不浪费粮食,我没有做到,今天在这我向全班同学道歉,接着说我一定改这个毛病,下次再有这道菜我和你们一起吃,老师会用行动改,老师传递给学生正能量怎么传递,靠的就是老师的行为和示范,传递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课堂,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也是育人的课堂。
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有句话说的好,一个国家教育的水平取决于这个国家教师的水平,所以要想提高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必须要提高这个国家教师的素养,也就是教师的育人能力和学科教学能力。现在推行的教师行动计划就是要改变教师,提高教师的计划。这想起的三位数学教师,一位是我的数学教师,1961年教我的数学特级教师严先生,谱写过著名的抗战歌曲《五月的鲜花》。我的回忆录里曾记录他的第一节课,铃声响了,严先生推门进来,笑眯眯的走上了讲台,我惊奇的发现这位数学老师既没有拿教科书,也没有拿备课本,更没有夹着长长的三角板,只是在手里捏着两根白粉笔。教我们的时候写例题准确无误,留作业说同学们把书翻到60页看练习六,今天作业时第三第四题画下来,注意第四题第二小题的什么符号不要看错了,就是这样,教材一页页都已经印在了他的脑子里。他的女儿在回忆录写到他的父亲每天备课都到晚上11点,严先生是在用心备课,所以走进课堂的时候什么都不需要带。这就是半世纪前的数学教师,而且他还在第一节课上给我们两个承诺,第一,课堂只讲20分;第二,只有一个练习本,没有任何家庭作业;在上课时先生一直在巡视,再给学困生补课,最后剩几分钟讲刚刚作业中的问题,而且会在恰当的地方给我们拓展,我们就这样轻轻松松高高兴兴的学着数学,成绩非常好,我常想如果他活在今天,他的课堂没有任何模式,叫不叫高效课堂,如果他活在今天,教育部一定会给他出一版减轻负担提高质量全国的典范。他靠的就是他精湛的业务,对学科的把握,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生的把握。还有另一位东城的数学教师孙老师,孙老师的特点是任教初一数学课的同时任教高一数学课,孙老师的教学不按照教材的顺序走,打乱顺序走,教初一数学的时候可能把相关的高中数学也迁移过来,整合在一起,所以他是完全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的一套体系在教学,数学能教成这样的还有一个人就是马芯兰,她也是完全打乱教材的顺序教学的。这叫什么?这就是扎实的学识,叫学科的基本功。第三位数学教师就是大家熟悉的吴正宪老师,她当老师的时候积累了上千张习题卡片,每次做练习时他都会轻轻的给这个学生发张卡,学生会很有默契知道他可以不做大家做的做这个,有的是给学困生的,有的是给优质生的,吴老师在教课中积累几千张这样的学习卡片,这就是她对教材的解读,对所教学生的深度分析和了解,同时也是在分层教学而且不分类。作为数学教师怎样用我们的学识把孩子带到一个领域去,值得我们思考。
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首先就是尊重学生,记得有一位教一年级语文的老师,一天有一位小姑娘跟她说“老师你批作业可不可以不要用红笔,用铅笔?”老师问:“为什么呢?”她回答:“因为我的本用完之后要擦去再用一遍。”老师们,如果你们赶上这样一位学生你会怎么说?我想很多老师会说没关系老师送你一摞作业本,因为我们都有爱心啊!或者有的班主任会抓住这个契机,让同学们伸出仁爱之手帮助这位小姑娘,每人带个本送给她。但是这个老师没有这样做。因为她了解这个小姑娘,她出生不久爸爸就去世了,妈妈外出打工,把她留给了多病的奶奶,她在6岁之前是靠着社会救助金生活的,所以她知道东西的珍贵,对于老师来讲尊重了她的选择。老师是这样说的,同学们咱们班我设立了一个奖励制度,不管哪位同学只要作业从第一篇到最后每页都是红红的对勾我奖励一本作业本,如果你一直能保持红红的对勾,那就是你靠着自己的努力得到的奖励作业本。这就是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其次我们还要尊重孩子的差异,学生是有差异的。举两个例子,一位初二的老师在办公室改作业,课代表送作业本跟老师讲,老师,我们班的某某同学开学以来一直努力学习语文,可以每次作业都得不到优,您能不能给他个优啊?老师说优怎么能随便给呢?当老师批改到这个班作业时,看到了这个孩子的作业,的确是每一页写得都很认真,但是每一页都会出现点错误,她反思自己,她说我发现自己的评价观出现了问题,我的评价仅仅盯住了知识,而没有关注学生的态度和他的付出,想到这,她在孩子的作业上写了个红红的优,并且写开学以来,你一直努力学好语文值得给优。这位老师实际上尊重了学生发展中的差异,肯定了不同类型的孩子发展的速度和发展的形式,并且他坚持了自己和自己比,有进步就是成功的评价原则。我们的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不能用这样的方法尊重学生的差异呢!说到这我又想起了2013年我自费到爱尔兰旅游,回来后我妻子给我的评价是你比工费考察还厉害,因为一共8天,只有1天是旅游,其余7天都在奔走各个学校。从大学到小学,其中到了一所学校校长告诉我,知道你来,我们准备了一个活动需要你配合,走进一个班,小班教学24名学生,有一名学生我观察他的座位比别的同学高,我就走进看看,他坐在轮椅上,校长告诉我这个孩子双残,腿残还智残,随班就读,什么活动呢?每人问我一个问题?我当场回答,开始了孩子们都举起手,那个坐轮椅的孩子也举起手来,当我叫了三个孩子后,我便叫了他,他问了我一个问题:“您爱我们爱尔兰么?”我回答:“我非常爱,你们国家太美了。”当翻译告诉他时他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事后了解,这个问题不是他自己问的,是昨天老师教的,而且还练习了还几遍,这位老师是怎么想的呢?他就想不让一个孩子在明天与外国校长的交流中失落,尽管这样的孩子也不能让他失落,也就是我们说的每一个40分钟都是师生共度的生命过程,师生双方积极的情绪语言。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愉悦的体验。那些学困生们?我们老师关注他们了么?有一位中学的老师。他在师大在职读研,有规定某门学科如果你缺课太多不能考试,你必须要补上这个,这门课才能结业,暑假他家里有事,好多天没去,再不去就不能结业,硬着头皮去了。可是听不懂,翻着书本也听不懂,最后他纠结的时候想走又不敢,这天上午简直是度日如年啊。他说我想起了我们班的那些学困生,他们不是一个半天啊,他们是一周、一个月、一个学期可能学不会,听不懂,但是他们还要硬着头皮坐在课堂上不能乱说乱动,想到这,我觉得他们太可爱了,太伟大了。我一下子读懂了学困生。我下定决心在今后的教学中在我的课堂上要让他们有所得有所会有所体验,这也是总书记说的“帮助每一个学生有所体验”只有我们注意到学生的差异了,学生才能体会到教师的仁爱。最后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困生,记得曾经一次听报告,有这样一组画面,配乐和一位女老师旁白的讲解,这样说的,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小女孩,上课不好好听讲,下课跟同学也搞不好团结,学习很差,老师很讨厌我,同学也不喜欢我,终于有一天我们学校来了一位新的美术老师,她夸我的画画的好,我高兴极了,这是我上小学以来第一次受到当众表扬,下课后美术老师把我叫去,问我是不是自己在家里经常画画,我点点头,老师说明天把你所有的画都带来,回家后我东翻西找,把所有的画卷成一卷交给了美术老师,一个星期过去了,一天早上我来到学校看到学校的一角围着好多同学,我连忙跑过去,挤进去一看,惊呆了,原来美术老师把我的那些画都认真的装裱起来,在校园里给我办了个个人画展,也就是从那天开始,班主任老师也对我改变了看法,同学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我走在校园里就连我不认识的老师都能叫出我的名字,不久后,美术老师找到我说,你很有美术的天赋,希望你长大后考美术学院,我点点头,他又说要想将来考上美术学院,从现在起你要严格要求你自己好好学习啊,我答应了她,也就是从那天起,我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到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的成绩就已经名列前茅了,上了中学,高中最后如愿以偿考上了美术学院,四年的大学结束了,我依然决定回到母校做一名小学的美术老师,他的老师对他的尊重,尊重了她的人格,使她自己发现了自己,使她自己改变了她的一生。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可曾想过,在我们的作业批改中,试卷批改中,我们的一句话,一个举措,会改变我们孩子的一生,所以说老师是什么?老师是学生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是“中国梦”的筑梦人。孩子的希望、国家的希望,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呢?我们要真的爱孩子,大家都知道全国语文特级教师霍懋征老师,爱的化身,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记者问到:“您能不能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您是怎么爱学生的?”霍老师不假思索的说我一辈子做到四个从来没有,第一,从来没有在课堂上训斥过学生,如你们作业怎么写成这样啊,你们怎么这么马虎,最近你们很浮躁等等;第二,从来没有因为课堂纪律问题和学习问题体罚或变相体罚过一个学生;第三,从来没有因为纪律问题和学习问题请过一位家长;第四,从来没有在家访的时候告过学生的状;她的爱就具体的表现在这四个从来没有上。而不是空乏的说爱,当然也有人问到,您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作为一名年轻的新教师,班级肯定也有调皮捣蛋的学生,您也没有训斥过他们么?霍老师回答没有,那您是怎样做到的呢?回答是“我也有很想批评他们的时候,但是每次我都攥紧拳头对自己说霍懋征啊霍懋征,你可是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的高材生啊,和这些有求知的、未成熟的孩子们发火太降低自己了,太不应该了,就这样自己调节心态做到的。”如果我们真的爱孩子,就应该从生活的细节上关注孩子,对孩子的错误进行宽容,进行引领的原谅。
好老师就是让孩子们一辈子记得的老师。最后对所有老师寄予厚望,希望我们带领我们的学生在人生路上走好第一步,希望我们所有的老师们都能成为中国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