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开展“开心农场”实践基地建设活动

作者: 时间:2015-04-27

本学期开学以来,初一年级的师生在年级组长许祥老师的组织下,在中学生宿舍楼东侧的空地上开辟了一块田地,取名“开心农场”。经过学生志愿者和部分老师的共同努力,如今开心农场已初具雏形。

3月底,是开心农场的奠基之日。在年级组的号召下,许多初一的学生们积极主动地来到开心农场参加劳作,部分初中部的老师还带着自己的孩子也加入到了农场的活动中来。大家用铁锹、犁头、铲子、锄头等农用工具,在原本坑洼紧实的土地上,拓荒开垦,松土筑田。大家发现,原来松土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这项工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犁地的过程中,还不时会遇到树根、石块等不易处理的“障碍”。面对困难,大家进行了分工合作:一部分人主要负责松土,一部分人负责捡碎石块,还有一部分人进行筑坡。有的学生三两人一组,在空地的各个区域开展分组开垦;也有四五个同学,在姜新平、许祥老师的指导下,专攻某块“复杂”区域,开展“攻坚战”。在师生们的齐心协力下,经过一周时间的辛苦劳作,原本凹凸不平、毫无规则的荒地终于变成了分块划区、整齐划一的田地。

4月初,是开心农场播种的日子。老师们和同学们将之前准备好的各种农作物和植物的种子相继播种到已开垦好的各个田块中。在了解了这些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和培育方法之后,学生们进行了分类播种。这项工作不仅要考虑光照、水分和朝向,还要根据品种,决定其播种的深度和位置。实践表明,原来播种也不是随手入土即可,更需要合理安排和科学操作。

之后的每个星期日和其他休息时间,在姜老师、许老师的指导下,一批批学生来到开心农场对已播种的农作物和植物进行照料:浇水、松土、除草、施肥、记录……每一项细节的实施,都需要付出汗水和精力,其中,有十几名学生志愿者连续参加了每一次周日的农场劳作活动,坚持不懈,义务奉献。

初一年级开心农场的建设,有效地将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校园生活密切联系,打造了一个开展劳动养成教育并锻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实践基地。此项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劳动实践体验,更让学生收获了见证生命成长的喜悦。

(初一年级组 章珺千)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