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在副校长于苒的带领下,我校10位小学教师到达河北石家庄市谈固小学进行为期两天的交流学习。
此次交流学习,主要由听课和评课两个部分组成。27日清晨严重的雾霾天气并没有削减谈固小学接待的热情。从车上下来,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承载着百年沧桑的教学楼,听那里的老师说他小时候就在这幢教学楼里成长,如今自己又作为一名教师在这里工作。站在这古朴肃静的教学楼前,会让人觉得这里的树都会说话,他们述说着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吟唱着一曲曲动听的教育歌谣,谱写着一首首动人的诗篇。走进这与我们操场一般大小的学校,我们的心却被不断地感动着,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是所有老师在小黑板上写下的粉笔字,娟秀的字体,大气的手绘无不向参观者展示着他们那深厚的底蕴,学生们亲切的问好声此起彼伏回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在短暂的迎接仪式后,由谈固小学的马校长针对学校情况进行了简短介绍。我校于校长也就本校教育及办学理念与马校长进行了沟通,其他教师认真了听取两位校长的讲话。
两位校长及同行教师一起听了谈固小学温海燕老师上的《母鸡》一课。这节课上教师始终以“这是一只 母鸡。”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抓词品句的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母爱的无私与伟大。这节课老师实现了长文短教,实现了方法的自主迁移,更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真正做到了让学习发生。课后大家对这样一个54人的大班能够这样有序自主地学习给予了高度肯定与赞赏。而后又听了一年级何敏洁老师教授的《信》,这堂课上最大的亮点就是做到了以情动人,以“信”感人。上课伊始,何老师并没有急于开课而是沉着地跟孩子们唱了一首歌《向着明亮的地方》,随着轻快悦耳的节奏所有听者都被悄无声息地带入轻松自然的氛围中。教师以此为契机,通过一个谜语进行激趣导入,很快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多种形式的识词认字引导学生体悟小作者都替谁给谁写了信,从而引导孩子通过信感受对大自然的爱,对亲人的爱,学会感恩,懂得珍惜。教师很巧妙的借助家长给孩子写信,学生读信这一环节让孩子既认识了信这种文体格式,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总的说来这篇文章不仅让听者读出了爱还使每位老师感受到了爱,甚至有孩子在看到家长的信后不禁潸然泪下。
下午我们同行交流人员跟随李容艳老师一同学习了《伙伴》一文,这堂课上让我们见证了教师的教育智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原本很寻常的同座纠纷在老师机智地处理中就变得如此富有哲理了。教师这不经意的教育行为不仅教育了孩子深化了文章主旨,而且巧妙地实现了语文的德育功能。
最令人激动人心的还要数下午的评课了。两位校长及石家庄市的教研员与老师们一起开展了精彩的评课。首先由石家庄教研员对几位上课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随后于校长就听课感受及其教学规范性进行分享,可谓是句句精彩纷呈。赵玉玲主任更是从语文学科的板书角度对这几节课进行了细致地讲解,以至于在下课休息时间老师们都恋恋不舍地围坐在赵主任的身旁听从讲解。王君与于苗苗老师也从语文学科角度分别交流了听课感受和教学建议。此次评课受到了谈固小学教师的高度赞赏,并一再在交谈中说很喜欢这样的教研方式,使他们受益匪浅。与此同时,我们外出交流的教师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规范与扎实,那股在逆境中成长的钻研劲更是令人感动。
跟他们相比,我们拥有近水楼台的教研资源,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有得天独厚的小班教学模式,可是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的那种艰苦朴素的学习与钻研精神是我们所急缺的。
3月28日,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又再次走进了谈固小学的课堂,每一堂课都使我们感受着谈固老师们的认真与努力。如果说谈固老师的认真让我们感动,那么评课那份谦虚则更使我们敬佩。
真的感谢校领导给予我们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这次的学习不仅使我们认识到自己自身的不足,更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优势,激励自身在以后的进修学习中付出加倍的努力。因为我们现在深刻地意识到我们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专业发展更是为了我们热情认真的谈固朋友,为了那些如饥似渴勤奋学习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