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下午,我校初中英语组在教学楼314教室开展了“英语写作课教学观摩与研讨”的教研活动。
在初三英语备课组组长刘娟老师主持下,初中英语组老师们首先进行了一节外教写作课的观摩活动。本课以Toll of smoking为话题,要求学生围绕“the danger of smoking”与“solution”两个问题进行头脑风暴,形成写作论点和语言素材,最终完成话题写作任务。
在观摩的过程中,每位教师利用英语课堂观察表进行观察,分别记录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课堂表现,并总结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当中使用的教学策略以及其对学生学习的方法的形成和和能力水平提高的影响。观课后,老师们围绕课堂观察表所记录的内容分小组进行讨论,随后各小组代表进行了交流展示。
初一年级组的吴梦娟老师代表本组进行发言,她认为本课利用mind map进行了头脑风暴,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体现了交际教学策略;同时,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运用支架式教学策略,给予学生充分的词汇准备,为学生成文提供语言素材。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积极性高,多数学生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发散思维,表达观点。
初二年级组的李广智老师代表本组进行发言,她认为本课讨论了有关吸烟的两个问题——危害和解决办法,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为学生的写作提供语言支持;学生的作品行文不受拘束,注重思想表达,并不是三段式的“八股文”,体现了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她也提出了建议:应该根据相应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或进行同伴互评。
初三年级的宋莉莉老师代表小组发言,她认为本课课堂设计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层层铺垫,通过讨论有关吸烟的两个核心问题,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形成语言素材的支撑,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小组讨论,围绕各自的观点,形成语言素材,取长补短,吸取精华,体现了同伴学习的优势。
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切实落实了海淀区“基于学生学法指导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让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写作课堂教学策略与学生形成学法和提高学科能力的关系,同时也为下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