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9月初一新生入学以来,初一语文组就开展了有计划、重落实的作文序列化训练。但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我们意识到传统的大作文批阅周期长、训练针对性弱,并不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反而容易扼杀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在本学期,初一语文组调整教学策略,开启了片段作文训练专题。短短四周内,初一年级的学生已经练习了人物肖像描写、经典句式仿写、动作描写、7种开头训练、颁奖词、导游词、采访词、名著鉴赏写作等至少8种片段练笔。片段作文训练点明确,针对性强,便于学生对写作技法的掌握;同时由于片段作文篇幅短小,批阅频率大幅提高,甚至能够达到当日反馈,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与学业成就感。
常言道:“功夫在诗外。”学生只有在阅读中积累,才能在写作中升华。要想提高书面表达能力,阅读优秀的纯文学作品无疑是必由之路。初一年级的“阅读工程”已开展到第二学期,区别于第一学期以阅读短篇作品为主的做法,本学期我们为学生选择了《平凡的世界》与《穆斯林的葬礼》这两本长篇名著。在学生一学期的紧张学习生活中,若能真正细致地读完这两本书,必定能够获得巨大的收获。为此,备课组又在读法指导与读书笔记这两方面做了大量指导工作。现在,在初一的晚自习教室里,学生阅读名著的画面随处可见。而阅读名著,确确实实给学生的作文带来了益处,像这回月考作文中陈正阳、赵一涵、高童、高咏薇等同学的文章在谋篇布局与语言风格上均已呈现出一种“大家风范”,可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我们再把目光聚焦到本次月考作文《忘不了他/她》。本次作文已经显示出初一语文组作文训练和阅读工程以及本学期的片段作文的训练成效,主要表现在:
1、题材选择的多样化:题中的他(她)包含亲人、老师、同学、朋友、一面之交的人、社会底层的人、漫画中的人,甚至有同学已经有议论文的写作意识,将此处的他扩大化为中国历史上的名人。范围包涵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且数量大致相当。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写作视野已经打开。
2、在文章结构上,大部分学生都能用总分总结构完整布局,可喜的是,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谋篇布局的意识,文章或欲扬先抑,或篇末揭疑,或一波三折,让人看后十分欣喜。部分学生虽然能看出明显的模仿痕迹,但这种模仿,对他们这个阶段来说,也是一种进步的方式。
3、在叙事能力上,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完整记叙一件事情,而且通过各种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一部分学生已经能在文章中记叙两件或三件事情,而且有详略安排的意识。
4、文章开头普遍不错,大部分学生已经根据自己写作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开头方式,或环境描写,或开门见山,或巧设悬念,或欲扬先抑,全年级只有二十几位学生的开头还有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回想去年9月入学时考试时,学生作文的开头还一片诸如“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有一颗最唯美的珍珠”这类的套话空话,再看看如今学生“我以我手写我心”的真诚表达。虽不敢说已经达到多高的成就,但其中的进步不能不让老师们由衷的感到欣喜。初一语文组的作文训练已经初见成效。在接下来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将对学生点睛段的写作与叙事支架及叙事高潮的写作加以训练,帮助学生在表达自我上取得更多的进步。
附:开学以来收录的部分开头训练:
《忘不了他/她》
屋外下着绵绵细雨,屋檐“滴答滴答”的滴着水。在这个雨天里,一个高大的身影站在那里。我忘不了他。
(王佳淇)
开学第一天,班会,一片喧闹中。
“这个老师看起来好凶。”“她长得没有以前的老师漂亮。”
没错,在这片喧闹中,大家讨论的是我们新来的老师。
(袁景谊)
操场上一遍又一遍地放着校歌,夏日的阳光照射在我们脸上,这是我小学的毕业典礼。她站在那里,一直看着我,晶莹的泪花似乎在向我诉说什么。我永远也忘不了她。
(刘苗苗)
去年的小年,爆竹早早地就响起来庆祝新年,零零散散的烟花在天空中犹如星星般炫目。许许多多的也都赶回了家。那个瓦工,也才刚刚回去。望着他装上的整齐的瓷砖,忘不了这一年,忘不了他,更忘不了他淳朴的责任感。
(李睿)
原文:圆嘟嘟的脸,恬静的笑容,略黑的皮肤,娇小的身躯——就是这样一个女孩,让我怎么也忘不了她。
改后:略黑的皮肤,娇小的身躯,圆嘟嘟的脸上挂着恬静的笑,就是这样一个女孩,让我怎么也忘不了她。
(吴姝然)
舞蹈教室中。
我刚做完准备活动,将全身上下的肌肉伸开,按下播放练习曲的那个按钮,屏幕上顿时浮现出一张图画,一下就定住了我的目光。
(周丽雯)
他有一头乌黑的头发,看起来十分精神;他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似乎能看透人的心思;他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总是会说出令人温暖的话语。我忘不了他。
(叶震宇)
我的妈妈,她有一头乌黑的长发,总是梳得整整齐齐,看起来十分整洁;她的眼睛温柔美丽,却又显现出坚定与自信;他步伐稳重走起路来腰板挺直,大步向前,每一步都那么果断而自信,她是我的妈妈,也是我灵魂的向导。她总能在我遇到困难时给我鼓励,我永远也忘不了她。
(刘雨轩)
在小学的六年时光中,我与他匆匆走过,我们之间很少说话,甚至无话可谈。可在离别的时候,我竟有些伤感起来。我惊讶的发现,我,忘不了他。
(李佳豪)
眼泪,似乎在大多数人的心中都代表着失败、无用及软弱。但在我的心里,她的眼泪,代表着努力与坚强。忘不了她的眼泪,忘不了她。
(刘子朝)
寒风凛凛,大雪纷飞,我独自一人漫无目的的走在马路上。路灯那有些昏暗的灯光穿过重重阻隔找在我身上,心中回想着我永远忘不了的他。
(朱润鑫)
又是一年秋天。
秋风送爽,吹走了夏日的炎热,使得还是有些温热的空气中掺上了一点凉凉的感觉。
这感觉便又让我的思绪回到了几年前的秋天的台湾,又让我想起了她。
(夏国昀)
在我看来,我的父亲并不是一个好人。他曾经打过我,我的心中便一直将他定义为天底下最坏的恶魔。以后,无论爸爸怎么哄我,我都不理不睬,而是跑到妈妈怀中倾诉痛苦。而这时,父亲只好失落的离开。
父亲在人群中并不特殊:一件皮夹克和一件休闲裤似乎对他来说永不过时。鼻梁上架着一副年迈的眼镜,谢顶的头上总是油光发亮。这便是我对他全部的记忆了。
(高童)
转眼间又是一个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冬天,地面上的堆雪,路边折腰的秃枝,唯有那天空一如既往地清澈明亮。鸟儿们不见了踪影,却隐约听见有几声婉约动人的鸣叫。
我仰头望向蓝天,隐约看见姑爷爷的笑容。
(方慈容)
他,算是我的同学吧。
记忆中的他还小小的——是啊,那时候我们都还是小小的。
(侯瑞琪)
一场秋雨一场寒……伴着几场秋意绵绵的雨水,我们搬离了朝夕相处五年的84#,它的雨露,它的阳光,它的果实,以及“老李”。在那里收获的一切,发生的一切,都值得我去回味。
(高咏薇)
冬天又到了,是时候上街去吃麻辣烫了。它的味道很鲜美,很特别,最主要的,还是辣和爽。
每当看见它,我就会想起我的妈妈和她那一双彾利的嘴。
(郭雅琦)
我走下三楼楼梯,从落地玻璃向操场望去。夕阳正把一天中最后的光辉洒向人们。看着那些正在操场奔跑的人,我不禁想起了那个在残阳与落叶之中奋力奔跑的她。忘不了的她。 (高宇)
《我读懂了他》
他其貌不扬,但总能为我撑起一片广阔的天;他不善言谈,但总能给我温暖的鼓励;他爱玩失踪,但每当我需要时他总能及时出现。他对我了如指掌,而我却从未读懂过他。他,就是我的父亲。
(周子芊)
天空是淡紫色的,飘着两朵远远的可爱云彩。校园很静,只能听到飞鸟偶尔掠过的声音。我坐在花坛边,手里托着一个木头盒子,沉入深深的回忆,也就是在那一刻,我读懂了他。
(刘雨果)
他默默无闻,形貌平平,谈吐间也无俊朗之气。他,像一本尘封的古籍,久久无人问津。而我,却在偶然间读到了他……
(赵一沣)
那个秋天,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好长,火红的枫叶从树上飘落,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就在那个美丽的季节,我读懂了她。
(杨璐嘉)
《心中的那抹绿》
小鸟心中的那抹绿是大树;农民心中的那抹绿是春天;在饱受战争摧残的难民心中,那抹绿是和平。而在我心中,那抹绿是外婆手上的祖母绿戒指。
(张馨木)
北京的雾霾几乎持续了一个冬天,树杈光秃秃的,毫无一丝生气。我心中的那抹绿还迟迟未至。我的绿,你何时才能“春风又绿江南岸”呢?
(陈正阳)
科技越来越发达,无数高楼大厦矗立在城市的中心,无数精美的建筑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可我仍怀念珍藏在心中的那抹绿——在我窗前的那盆从没开放的柠檬花。
(李鲁熙)
春天来了,吹来的风渐渐暖了,树上的鸟渐渐响了。柳条上泛着嫩绿的芽,地上铺着茶绿的草,河里漂着深绿的苔。世界慢慢被绿色包围,可我心中的那抹绿,你现在又在哪儿呢?
(任晓宇)
这一片又一片的竹林,一个连一个的长椅,屋里冒着一缕又一缕的青烟,一切都是绿的,这里是那么让人赏心悦目。我突然想到了姥姥家门口的那个装满绿荷叶的大缸。
(刘苗苗)
翠绿的柳枝垂于水面,叶子和湖水的绿让我想起心中一个绿色的身影——那时,她穿着好看的绿色连衣裙……
细柔小雪,零碎散落,模模糊糊地显现出他军绿色的大衣,和微驼的背。那抹军绿于我心中挥之不去。
太阳温柔地抚摸着新栽下的小树,同时也照亮了他额前的汗珠。我每每经过绿化带,都能看到他又在弯腰植树。
(吴姝然)
我心中的那抹绿,足足有四层楼高,但我却不怎么喜欢它。因为它阻碍了我的视线。它的外形也不好看,粗糙而简单,和旁边那婀娜多姿的柳树差远了!
(赵一涵)
五彩斑斓的山丘,去着恬静的小路,五光十色的花朵,悠闲自在的牛羊,更有那碧绿无垠的草原,这就是乌兰布统草原——夹杂在繁华都市中的一抹绿色。
(刘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