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教师教学管理规范,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规范化,初中教务处2月15-16日组织进行教案检查,对各学科教师的教案进行了细致、全面的检查。
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要深刻透彻地理解,并能牢固地记忆和熟练地掌握;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掌握规定的基础知识、技能、技巧的基础上,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类推到有关问题中,去理解、分析、解决新的问题。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就要在授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教学过程的具体特点,设计出合乎客观规律性的教学方案,遵循教学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如果不认真书写教案,教学过程中必然目标模糊、心中无数、要求不当、随心所欲而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认真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教师编写教案是一个研究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学生及教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学科的知识体系、学生学习的状况(接受水平、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而且要按照大纲的精神,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材特点,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深广度,特别是要以整体为背景,分析各部分教材的特点,明确教材的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知识的价值功能,酝酿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
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只有下功夫,刻苦钻研、持之以恒,铢积寸累,在教案编写过程中,教学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编写教案是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过程。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通过合理的方式把以教材为主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如何做到合理地传授是编写教案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不断地认真探究学科本身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业水平及其认知规律,优选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因此,认真编写好教案,对于教师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各位教师将教案交给备课组长,备课组长在学部根据备课组长工作手册要求,认真检查,填写手册,给出评语并打出等级一式两份分别发给教师本人和学部留档。教研组长再次检查教案,对学部各个年级教案进行检查汇总,发现优点,找到不足,进行总结。个别要当面向教师提出修改意见。整体情况在教研组活动时整体提出,同时书面总结交教学主任。教学主任要汇总学部整体情况,加强平时听课,并在教师大会上进行反馈。
初中部教师在学校快速发展中的表现是非常显著的。从教案的变化就初见端倪。从这次上交的数量和质量来看,都是比较好的。
1、绝大多数老师能根据所任学科教材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学步骤齐全,设计合理,教学过程条理清晰,重难点把握准确到位。
2、大部分老师的教案教学过程比较详细,导入语、过渡语、小结语等都写了下来,有的把师生对话交流的过程也都呈现了出来,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3、部分老师注重课后反思,撰写具体详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老师们大多都能认真复备,预先设计学生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1、年轻教师要手写教案,认真设计每个问题,做好思维衔接,让学生能在很自然的状态下随着老师的引导进行学习。
2、备课组加强备课,针对每节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以及解决策略进行讨论,并将思考后的针对班级特点的方法牢记。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才是教师高效课堂的体现。
3、加强学习,认真研读课标,和中考说明,领会中考改革趋势,努力把新课程的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多学习目标分解的知识,再次审查自己的教案,认真制定学习目标。
教案只是教学环节中的一环,但作为一节课的起始,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相信在本次检查后,在各位组长的指导下,各学科会不断规范教学行为,用心落实教学五认真,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