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宿管部高中组的老师们在女生宿舍会议室,召开了“与高中生沟通的有效方法”的研讨会。高中的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性强,但作为学生在心性上还是孩子,面对学习和生活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是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可是在和他们面对面的交流和管理时,经常会出现学生的不理解甚至是对老师的误解。那么如何才能和高中学生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呢?今天的研讨会就是要集思广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江老师在讨论会上提出了两个问题:其一,自己真的了解学生吗——他(她)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怎样跟他们沟通才是最有效果的?其二,自己对学生的期望是什么——仅仅是不违反纪律,还是希望他(她)能够成为一个乐观、自信并且可以发挥自己的优点,传递正能量的人?问题的提出,引发了老师们的内省。作为老师,首先要了解自己,在管理学生时的心态是什么,不要为了管而去管。要为了学生的成长去关心他们,督促他们。讨论中,刘老师说到:对于那些管理中遇到的特例学生,要让他亲身感受、让他去经历、要给予特殊的关爱,例如: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是父母的关爱。在学校里,老师就要给予他父母的爱。只有学生由内而外的体验、经历才能感受到爱,进而感恩爱,才能理解老师的严之爱。白老师说到:对于内向不善于沟通的学生,更重要的还是要通过他或她的朋友,了解一下兴趣爱好或他最关心的事情,好有切入点,这样的话沟通就会比较顺利一些,也会让学生感到亲切。迂回的教育方式,有时比直接的说教更有力度。侯老师说到:你必须看见学生的优点,赞美他,夸奖他,让他明白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而不是一味的讲理论,这只会增加他们的叛逆。青春期的学生,心理上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了,特别不喜欢老师和家长喋喋不休的说教,那些所谓的大道理,学生听着就会感到厌烦。老师只有及时的发现他们的优点,适当的表扬和赞许,才能事半功倍。
老师的发言很精彩,也达成了共识。只有在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及时有效的沟通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接受老师对他们的管理和指导,也只有在用心沟通和交流中,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才能达到和谐发展。
研讨会结束了,但思考并未结束,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