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润物细无声

作者: 时间:2013-04-25

春雨润物细无声

——郑蔚老师参加海淀区新课改课堂实录获得佳绩

高中部语文组

2012年海淀教委举办了“课改新教学”课堂实录活动,我校高中部语文教师郑蔚被推荐参加了这次活动。郑老师以《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设计参加了比赛,并顺利入选。之后又参加了课堂实录。课上得很成功。刘进军老师参加了对此课的评价。郑蔚老师的课堂实录和刘进军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已被收入《海淀区课改新教学实录教学设计与评析》一书,同时被收入“海淀区2012年课改新教学系列光盘”。

郑蔚老师是我校年轻的语文教师,她讲课的特点是:亲切自然,朴实无华,没有矫揉造作,也不刻意渲染,而是娓娓而谈,细细道来。师生之间在一种平等、协作、和谐的气氛下,进行着情感的交流,将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融于简朴、真实的教学情景之中,学生在静静地思考、默默地首肯中获得知识。教师讲课虽然声音不高,但神情自若,情真意切,犹如春雨渗入学生心田,它虽没有江海波澜的壮阔,却不乏山涧流水之清新,给人一种心旷神怡、恬静安宁的感受。

《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堂课,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教师从这首词的题目入手,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全首词的内容,而不是对每句词,一词一词地解,一句一句地讲。通过学生的自学和他们的发言,自然得出阅读“怀古”这一类诗词作品的一般规律:“临故地——睹景物——思古人——伤己怀”。这里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具有“对象”意识。教师不是唱独角戏,在课堂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

在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词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的环节中,教师设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三国赤壁有多少风流人物,苏轼为何不写其他人物,而只是怀念与仰慕周瑜,这是为什么?并且提出词中为何写到“小乔出嫁了”这一细节,这一细节起到什么作用?这个问题不仅调动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而且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啊。这些是为什么呢?它绝不是闲来之笔。经过学生的热烈讨论,得出了合理的答案:周瑜年仅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成为一时之英雄。词中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的深刻含义在于:一是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周瑜在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才华横溢,很有作为。二是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能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而苏轼自己年将半百,却身遭贬谪,功业无成,怎能不在感慨万分中生发仰慕之情呢?这正好照应了上一小结中读怀古诗词“思故人——伤己怀”的阅读规律,并且水到渠成得出这首词主要的写作特点“以美人衬英雄,以英雄衬自己”,这一“衬托”的写法。这一教学情节的设置,可谓是一个突出的“亮点”。

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就应该像郑蔚老师的这堂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每一个富有启发性、思考性和趣味性的提问,引导学生动脑动口,让学习真正发生。课堂教学改革绝不是轰轰烈烈的一时行为,这与教书育人的道理一样,要做到“春雨润物细无声”,让学习时时发生。

2013年4月22日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