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3日上午八时三十分,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第一届教代会第一次全体代表大会在校二层阶梯教室隆重召开。72名教代会代表齐聚一堂,共谋学校发展之计,同创附校和谐之风。海淀区教工委书记张卫光、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兼北外附校法人代表彭龙、北京外国语大学工会主席姜宝洪、海淀区教委社管科科长林子尧、海淀区西北旺学区校长陈淑兰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附校党总支书记陈韵主持。
大会在全体代表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激昂歌声中拉开帷幕。
林卫民校长代表学校致开幕词。林校长首先对北外附校第一届教代会第一次全体代表大会的胜利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对海淀区教工委、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领导和嘉宾莅临会议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及衷心感谢,并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为筹备本次大会付出辛勤劳动的筹备组成员、中层干部、教代会代表和全体教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林校长强调,教代会成立是我校恢复办学以来的又一件大事,首届教代会第一次全体代表大会是在我校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全面落实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时期召开的,是在我校实施“学校改进行动方案”、提高办学质量、树立教育品牌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开好这次大会,对于凝聚人心,增强民主氛围和活力,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继续向纵深推进,具有十分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林校长指出,今后,北外附校将认真执行海淀区教工委《中小学重大问题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海淀区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程》等有关文件规定,对“三重一大”实行民主决策、集体决策,北外附校党、政、工将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这一中心,发动广大教职工积极、主动、民主参与决策,教代会常务委员会要在切实履行教代会工作机构职责、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努力为教职工办实事送温暖等多方面做出实质性工作。
海淀区教工委书记张卫光、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兼北外附校法人代表彭龙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张卫光书记对我校教代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张书记回顾了我校建校以来的优良传统和辉煌历史,肯定了在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首届教代会的积极意义。张书记认为,办好一所学校,学校的定位和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张书记回顾了过去一年当中海淀区教委围绕教师队伍建设开展的一系列“培优”和“评优”活动,强调了办学当中“双主体”意识的重要性,即党的建设应以党员为主体,学校建设应以教师为主体的办学理念。“教育之计,教师为本”,张书记要求附校各级领导必须确立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员工办好教育的思想,要想办法调动每一个教师的积极性,关心每一位教师。在确立好学校定位和建设好教师队伍之后,就可以集中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需要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关心、支持、参与学校建设。
张书记提出,现阶段,海淀教育正在弘扬“三种颜色”——“红色”、“金色”、“绿色”。“红色”即传承“红烛”奉献精神,将红色政权建立之时的核心文化价值一代代传下去,融入到教书育人当中来,将青春和整个人生投入到育人的事业中去,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金色”即打造金色品牌,北外附校应充分利用海淀教育这个金色品牌,与海淀教育共同寻求进步和发展,传承附校的光荣传统。学校发展应把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梦想融入到学校的发展中来,并形成品牌;“绿色”即对内打造人人向上的积极的和谐的氛围和环境,对外营造适合学校发展的外部环境,让北外附校的优势在区域范围形成“辐射”,在扩大视野的同时,传承光荣传统,加强学习,教师应和学生共同成长,师生和学校共同成长。北外附校作为海淀教育的一份子,是海淀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外附校自身也具备其他学校乃至名校所不可企及的资源优势,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并发挥这些优势,对于扩大海淀教育范围,整体提升海淀教育品质,将发挥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张书记强调,办学要讲究规则,转变观念,希望附校教师要关注学校的发展,共同努力,支持领导班子,依法、依规开展工作,支持学校健康科学的发展,为把北外附校办成北京市,乃至全国一流的学校而共同努力。
彭龙校长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说,今天,对于北外附校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教职工代表大会成立,是学校民主办学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党建工作取得成效的具体体现。他充分肯定了学校自复办以来我校工会在大学党委的领导下,在积极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等方面做出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彭校长紧承张书记的讲话提出,附校的民办机制就是附校办学的优势之一。附校的校址位于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区域,根据国务院的最新规划,未来要引进大批世界一流的科技人才包括海外归国人才进入这个区域创业和工作,这批人才的子女教育问题也将成为国家引进高端人才时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必要条件。因为这个必要条件,需要有一所具备外语特色,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化办学风格的学校,这所学校无论从硬件设施、师资配备、课程设置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具备与国际接轨的综合实力。北外附校在满足这些条件上具有其他学校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大量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海淀教育是北京市教育界的“龙头”,北外附校可以凭借自身的外语特色为海淀教育“增光添彩”,使海淀教育更趋完美。北外附校建校初期曾经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创建,当时曾经引进过一批国内顶尖的外语教学专家在附校教书,为新中国培养出了大批杰出的外事人才,活跃在世界各国的外教舞台。直至今天,老附校的退休教师、校友仍然心系附校,十分关注北外附校的变化和发展,他们由衷地希望北外附校能够发展成为一所声名响彻全国乃至世界的一流名校。
彭校长认为,校长、教师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学校档次是否能够提升,附校前一阶段取得的成果令人欣喜,下阶段需要大家更新观念,群策群力,共谋发展。彭校长希望大家不断向先进学校学习,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已有的优势资源,发挥本校优势,创建附校独特的教育教学品牌。彭校长强调,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北外附校进入了“二次创业”的新的发展阶段,希望各位代表要真正代表民意,献计献策,一起努力,共同出主意,积极参与到学校长远发展当中去,为把北外附校建设成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一流学校而努力奋斗。
开幕式后,林卫民校长作了题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开创北外附校“跨越式发展”的新纪元》的工作报告。
林校长在报告中回顾了附校自创办以来走过的艰难而坎坷的发展历程,肯定了几代附校人通过努力奋斗所取得的丰硕的办学成果,提出了学校新的发展目标及工作思路。
附校复办到至今经历了租借校舍的创建初期;经历了倡导科学管理、致力于教、学、做和谐发展的不断积蓄办学实力的创业中期;经历了倡导先进理念,兼容并包,主张人文关怀、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大幅度提升综合实力的开拓时期。自研制并公布“学校改进行动方案”以来,北外附校进入了复办后“二次创业”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全校教职工人心相聚、团结奋斗,取得了“二次创业”的阶段性胜利。
林校长提出了新的“学校发展目标”,即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强校、文化兴校”的发展方略,全面实施“全人教育”,努力培养“外语特长、综合素质全面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积极打造“团结、紧张、宽容、严谨”的校风和学风,使我校逐步成为“双复型”外语特色学校,具有“复语复合型”(开设多种外语、培养复合型人才)外语办学特色的知名学校。
今后,学校的发展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弘扬“团结、紧张、宽容、严谨”的校风;以“外语特长、文理兼优、综合素质全面的国际化预备英才”为培养目标;培养一批“师德楷模、育人专家、教学能手”的教师,有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北外附校教师队伍;实施“全人教育”模式,采用“育人为重,育人引导教书”的工作方式;坚持“双复型”外语办学特色;开通多元化升学途径;创造国际化办学风格。
继续坚持特色办学,开创多元化办学之路,进一步加强与大学、国外学校和社会的联系,进一步做好招生工作。继续坚持育人为先,努力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强化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落实学科教育的思想性要求,重视学生道德实践活动,把德育工作抓实抓深;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向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学科教研、外语特色要质量,在学科竞赛、学业检测、中考、会考、高考中显现自身的办学实力。
根据学校“复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战略,结合办学规模超大、年段跨度达十二个年级的现实,学校实行“校长统一领导、学部主任日常主持、年级组长全面负责”的管理模式,“条块结合,以条为重,以块为主”的管理方略,“一人多岗” 干部配备的扁平化管理层级制,全面建设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将积极争取政策,保障教师最基础的生活需求和职业自尊;化大力气培养教学水平高,且具有管理潜质的“双肩挑”教学管理干部;调整教职工队伍结构,引进一批高校优秀毕业生入职,并培养其成为长期为附校服务的新生力量,保持附校教师队伍的活力和生机,建设一支属于北外附校自己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激励教师严格自律,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学校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来学校做报告。有序安排教师外出培训。积极开展校内有关培训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支持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引领教师深入思考和研究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突破重点课题,争取在国家级教研课题评奖、北京市级、区级课题评奖和立项、基础教育课题评奖中有北外附校的突出成绩。
树立“开源节流”意识,逐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进一步严格财务管理制度,通过强化财务制度、改善设备、节资奖励、经费承包等办法,杜绝浪费,提高效益。同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争取各方财政的支持,开发筹资渠道。继续深化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改革,力争物业公司能对外开展业务,走多元化、产业化、专业化之路。
最后,林校长希望全体附校人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领导下,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团结一致,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面建设新附校,努力开创北外附校“跨越式发展”的新纪元。
会上,陈韵书记作了《关于“学校改进”行动方案重大制度制订和修订情况的说明》,王东同志作了《关于教代表会代表提议、建议受理情况的报告》,与会代表对《“十二五”和中长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岗位绩效奖励薪酬制”实施方案》、《关于发放教师交通费补贴等的有关规定》、《考勤和请假制度》等四项议案进行审议并表决通过。
会议选举季晓霜、王东、王红、张景芝、贾志庭五位同志组成第一届教代会常务委员会。随后召开了第一届教代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季晓霜为第一届教代会常务委员会主任,王东为副主任。
季晓霜主任代表第一届教代会常务委员会作了表态讲话,并宣读了大会决议。
决议指出,本次大会是在我校克服了办学过程中的重重困难,取得教育教学丰硕成果,赢来学校发展新机遇的背景下召开的。大会听取了季晓霜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作的《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第一届教代会筹备工作报告》、王东委员作的《关于教代表会代表提议、建议受理情况的报告》。全体代表以对学校发展负责的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听取和讨论了林卫民校长作的《学校工作报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林校长的工作报告,深情回忆了校领导集体带领全体教职工历经种种磨难,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取得优秀教育教学成绩所走过的路程;立足当前,明确了学校的定位和办学方向,强调了当前创办“双复型”外语特色学校必须做好的几项工作;着眼未来,为学校未来发展制定了宏伟蓝图。整个报告高瞻远瞩,实事求是,思路清晰,内容丰富,体现了附校人不畏困难、自信自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全体教职工的尊重与厚爱,令人振奋,让人鼓舞,使人感动。与会代表一致表示,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林校长工作报告的精神,并向全体教职工宣讲,以凝聚集体力量,群策群力,共谋学校发展大计。
《第一届教代会第一次全体代表大会的决议》经全体代表审议并通过。
最后,北外附校第一届教代会第一次全体代表大会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胜利闭幕。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经过此次教代会,我校在推进民主化建设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相信在学校党、政、工的全面领导下,全体教职工将团结一心、努力奋斗、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开创附校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新纪元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