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新冠病毒疫情爆发,迅速席卷全国。疫情之下,产生了很多现象,出现了很多问题。政治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从学科的角度认识这次疫情及疫情中的种种现象和诸多问题,提高我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做一个家国情怀的人。
这次疫情让我们思考的第一个重要命题就是生命的话题。在病毒面前,个人的生命显得非常脆弱,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敬畏生命。而一些逆行的战士又用他们的行为诠释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如何才能绽放生命之花。这些内容这是我们七上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的主要内容。学习时候,这些问题离得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当时学生曾说:”老师,我们这么年轻,给我们学习这个严肃而又沉重的话题有什么用?让我们越发怀疑人生了。“很多人,平时都不太考虑生命这一个话题,现在疫情的发生,让我们每一个人不得不审视这个话题。所以借助这个事件我们又重新探讨了生命这个话题。围绕这个话题,我们设计了任务单,让学生深深思考这次疫情带给我们的思考,而不仅仅是书本上个给我们的知识点。比如:通过看视频《蝙蝠写给人类的一封信》让学生思考,我们人类该如何发展,如何敬畏生命?因为你们是未来的主人,未来的发展掌握在你们手中,十七年后如何不再让大自然在给我们人类发出警告。今天只是提出我们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如何解决,让你们用一生来回答。没想到在老师的启发下,初一的学生竟在短短的几分钟能呈现出有思维含量的答案。下面是两位同学的回答。
我们常说科技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的确如此。可是我们是否应该继续发展科技呢?以下是我的观点。习大大曾说过:“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也就是说我们既要关注科技的发展,但也要保护环境。其实,找到科技与自然平衡的点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努力的目标。科技的发展可以让我们有明确的目标,有前进的动力,实现生命的价值。探寻生命的价值正是我们人类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我们通过科技发展对自然的不断探索,某种意义上也是希望可以找到我们与自然平衡的点。而人类的生活、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的基础条件。自然的力量轻轻松松便可以让人类的努力付诸东流,因此,我们也不得不尊敬自然,不仅关心人类的发展,而且重视自然生态与平衡。我们与自然及自然中的万物都是休戚与共的。综上,我认为既要发展科技,也要保护环境,找到科技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平衡。
——初一10班曹为开
我认为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应是平衡的。其实,人类的一些发展科技为的是改造生态环境,以造福人类。然而,要实现这种目标,就必须在加速发展科技的同时,充分考虑到科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以使科技在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然而人类在改造、控制自然界的活动中,人类明显地干预了自然界的调节机制,破坏了人类自身及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所以,人类科技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可以兼得的。如果人类不再一味追求改造自然适应我们,而是与自然共同发展,休戚与共,我们便可以利用科技的发展来保护生态环境,以此实现平衡。
——初一7班 金鑫
其次这次疫情中展现出了我们国家团结一心顽强抗疫的决心,也涌现出了 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有逆向前行,斗争在抗疫第一线的医生和护士,有80多岁高龄的专家力挽狂澜,不辞辛劳与病毒斗争,有很多无名各行各业的职工默默地献出爱心,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学习道德素材,以前我们都认为道德是口号,是印在书本上的文字,现在就在我们身边,就是一个鲜活的事实,那我们就通过这些事实来感受道德力量的和作用 ,从而焕发出我们内在的善良和仁义,去饯行这些善良的行为,让社会变得更美好。围绕道德这一话题我们设计了道德学习任务单,从搜索令你感动的人物故事到如何提高一个国家公民素养6个问题,分层次,由浅入深,层层剖析,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道德在维护社会秩序中所起到的作用,从而从行为上去饯行道德的要求。下面是初一10班青昕同学完成的任务单。

但是这次疫情中也爆漏出了一些不良行为,比如哄抬物价,造谣是非,隐瞒病史等,这些行为让我们深恶痛绝。这些行为就是不道德和违法的行为,通过分析这些行为,设计任务单让学生深刻理解了法律的作用,从而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学生。
结合这次疫情,我们政治学科抓住教育契机,设计有层次有深度的真问题,引领学生思考,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中学生。
初中 伊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