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学引方向,把脉促提升——海淀区督学深入我校课堂督导初高中化学教学工作

作者:中学教导处 时间:2021-04-15

为深入了解我校教学情况、指导我校化学学科建设、观察课堂教学实际效果,4月14日下午,海淀区化学学科总督学任宝华一行8人走进我校中学课堂听课、访谈,国家督学、研究员、我校校长林卫民,副校长高雁鸣、于苒、杨磊和化学组教师共同参与听课。

初中三位化学教师王学辉、笱秀丽和崔淑珍围绕《酸和碱的复习》进行同课异构。三位老师经过集体备课,确定单元教学整体框架,然后根据授课班级具体学情,结合各自的教学风格对教学环节进行了个性化设计。在课堂上,同样的素材在三位老师设计下与班级学生碰撞出精彩的思维火花。


督学一致认为我校三位教师的课体现了化学学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注重能力培养的特点,凸显了课程育人的功能,并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督学还指出:崔淑珍老师精神抖擞,教学把握准确,知识结构化,语言有逻辑,课堂生成彰显智慧,板书设计合理有效,吸引学生专注于课堂。笱秀丽老师在教学上有自己的思考,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活动流畅自然,注重学法指导,学生小组讨论效果良好。王学辉老师的课教学活动设计层层递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知识的建构;对学生学情把握准确,是一堂能关注学生需求,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好课。

督学也对高中的两节化学课给予了高度评价。高一年级化学教师何志龙授课课题是《化学反应能量转化的主要应用——化学电池》,此课程在化学实验室进行。课堂以学习任务式的教学让学生展开活动,从设计实验到材料选取再到理论推导、学生展示,最后学生动手进行实验验证。高三年级化学教师耿静以海淀区高三一模考试试卷讲评展开,引导学生从陌生情境中提取关键信息,使学生逐步掌握陌生氧化还原方程式的正确书写程序。


督学指出,两位教师授备课充分,教学过程设计精致,逻辑清晰,内容科学准确,注重知识的联系和结构化构建,体现了实验科学的整套方法。课堂上教师能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表达机会,学生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相结合,张弛有度。高一的课堂轻松愉悦,教师充满激情,学生投入度高,无论是听课、记笔记、讨论,还是动手实验,所有学生都认真专注,实现了预期教学目标。高三年级试卷讲评并不是就题论题,教师花费大量精力进行选题整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课堂上师生互动融洽,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我校校长林卫民对于督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结合听课与督学评课分享了自己对于我校化学学科建设的认识和构想。林卫民指出,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要把学生“推”到讲台上,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与能力。他还表示,我校化学学科建设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成效,还应继续努力,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

一次督导就是一次促进,一次反思就有一次提升。 此次活动的开展,对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更加明确了化学学科教学的长期目标和方向,对今后的化学教学与中考备考工作起到指引和推动的作用。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