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的青春榜样这里都有】
名列前茅屡获嘉奖,大赛折桂勤学刻苦。他们用努力诠释“兼容并蓄 博学笃行”的校训,他们用优异成绩展现新时代高中生的拼搏奋进,他们是追寻理想、砥砺前行的附校高中学子。让我们一睹附校高中优秀学子的风采吧。
<学长说>
杨力宁,第十七届北外附校学生会主席。2009年9月至今就读于北外附校,现在高三(1)班,曾获荣誉:
OM头脑奥林匹克全球总决赛二等奖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素养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DSD二级德语语言证书
第四届首都学生外语展示系列活动中学组英文戏剧比赛北京市一等奖
第十届“希望中国”青少年教育戏剧展评北京赛区第二赛季决选英文戏剧一等奖
北京市三好学生
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生艺术节摄影展演比赛个人项目二等奖
海淀区“未来工程师”博览过山车项目展演团体二等奖
海淀区优秀学生干部
海淀区三好学生

高中三年,不仅仅是寒窗苦读、汲取知识的三年,还是一个人的思想从幼稚渐入成熟的重要人生阶段。我认为自己在附校高中三年收获颇多。
首先是在社交上的突破。高二时,我有幸被推选为学生会主席。在学生会的工作中,我需要与许多不熟悉的人打交道、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正是在教师节献礼、元旦联欢、艺呼百应等活动的筹备过程中,我一次次的受到磨炼,一次次超越自己,尽自己所能去克服恐惧,主动与陌生人交流。克服了原先我在与“陌生人”交往时的那种来自陌生的恐惧与自卑感,突破了屏障,拥有了源于心底的自信。这也是学生会工作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收获。
其次是时间管理水平的提升。2020年有将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虽然也在网上上课,但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许多。在这段自主学习经历中,我明白了:一个人最终所能够达到的高度,取决于对自由时间的利用程度。刚开始上网课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点的重要性,每天写完作业就开始娱乐。时间一久,竟倍感空虚。于是我便开始充实自己的空余时间,比如进行课外阅读和羽毛球等体育运动。不过,有时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并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结束。针对此问题,我又开始新一轮的思索,结合主题班会、网络渠道以及父母的建议,最终打造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体系,将每天的事情按照轻重缓急排好顺序,重要紧急的优先做、重要不紧急的次之、不重要也不紧急的最后做,这样大大提升了我的效率。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找到了热爱所在,那就是:将科技用于生活,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人在少年时期总会有繁多的梦想,我也不例外。我总是会被一些事物光鲜亮丽的外表所吸引,产生远大的幻想,对它们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最终自然一事无成,只因那是一时兴起,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热爱。我认为真正的热爱应该是付诸行动,将爱好当成一种事业,每天进步一点点,最终抵达成功的彼岸。我将对这种热爱矢志不渝,最终用于自己的事业。希望学弟学妹们早日明确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不懈努力!
<家长说>
从初中开始,我们家长基本已放手,放心让杨力宁自我成长。放心的原因并不是他学习成绩多么好,而是知道他明白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习是为自己的未来而学,也发现他已经具备了比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我们认为这些能力比学习本身更重要!这些也将是陪伴他一生生活、工作的必备能力!一位台湾旅美作家曾说过:家长对孩子的管理作用就如食物,有保鲜期的,过了保鲜期,家长就会无能为力了。我们自认为作为家长已经在保鲜期内陪伴和影响他成功树立了自己的成长模式,剩下的就只能靠他自己了!我们只是尽力做好后勤工作。
人生每一步虽然都很重要,但还是有关键处的,高中择校便是关键的一步。初中毕业,经过犹豫和选择,最终留在北外附校继续双语学习,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希望杨力宁不裹挟在传统升学的压力下盲目学习,能够在生理、心理上健康自由、从容地成长。从他自己对个人的认可和老师、学校对他的反馈来看,我们这个选择是对的。
每个家长都是贪心的,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之外还要更优秀,我们也不免俗,还是希望杨力宁能够超越目前,更加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加油!儿子!
<老师说>

杨力宁是个乐观积极、善于思考、品学兼优的孩子,作为班主任,我见证了他三年来的成长。他有着较强的理性思维,对陌生事物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勇于探索,高一时他参加了过山车项目,在小组合作搭建轨道时总能快速地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付诸于实践;他喜欢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实验中的一些异常现象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猜想,更难得的是在实验结束后,他会有意识地查阅相关资料去验证自己的猜想。
作为团支书,他负责班级和年级的团建活动,平时工作认真负责、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高二时他成功当选学生会主席,曾多次组织艺术节“艺呼百应”、外语节展演等学生活动,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了他的应变能力与领导力,获得了大家的拥护和老师们的称赞。他用一言一行,诠释了一名中学生应有的自强与自信、一名班干部的奉献与担当。
(高中团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