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建党100周年,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爱党爱国热情,让家国情怀在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我校小学学部开展为期三周的“党史走进思政课堂”主题教育活动。来自小学道法组的六位骨干教师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从“做时代好少年、了解国情国家政策,我感革命先烈精神”等爱国主义角度,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思政课。
以下为精彩课程分享:
小学高段课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马小媛老师执教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马小媛老师以播放视频《长征》片段导入,通过小组合作绘制展示长征路线图、学生分享长征故事等活动,成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在绘制长征路线图、分享长征故事、观看遵义会议视频过程中,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长征路线,并能结合故事背景挖掘人物精神,深刻地体会长征艰辛。本节课最大特点是明暗两条线并行,“明线”是活动线,“暗线”是教师的启发指导线,教师精心设计多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逐步形成政治认同。

武雅洁老师执教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本节课隶属《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单元,主要讲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在课堂上,武雅洁老师采用观看老照片、油画欣赏、讲故事等教学手法,为学生讲述了南昌起义故事和八一建军节由来,学生能更清晰直观感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历史时刻。整堂课如行云流水,围绕播下火种、点燃火苗、星火燎原到星火相传背后的历史事件,为我们展示了中国革命从小火苗终成燎原之势的生动画面,带领学生了解井冈山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及开辟井冈山道路的伟大意义,使学生产生崇敬革命先辈、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小学中段课程: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刘佳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衣食之源》一课。课程开始刘佳老师播放“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曲视频,将学生带入农业世界。她以启发式教学模式,将提出问题、直观图片展示、联系生活实际回答等多种手法融会贯通,引导学生认识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农业种类,并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对日常食物进行分类,自主性探寻衣食住行用与农业关系,感受农业与我们生活联系密切。在介绍农耕文化和农业现代化时,刘老师借助先农坛景点图片、二十四节气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农耕文化。为学生讲述中国农业丰收节、国家惠农政策、乡村振兴战略等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爱家情感。本节课程最大亮点是启发学生将日常观察带入课堂,通过观察图片、联系实际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等多种实践,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调动了学习主动性。


杨海娟老师执教三年级《学党史 感党恩——争做时代的好少年》一课。课程以 “祖国知识知多少”闯关挑战导入,调动了学生了解祖国知识热情。整堂课生动且丰富,采用竞赛、图片讲述、视频观看等教学形式,指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对党的感恩之情。在“我来讲述革命先烈故事”环节中,杨老师鼓励学生走上讲台为大家讲述革命先烈故事。课程充分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方式,学生通过多样的互动参与到课堂中,感悟仁人志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小学低段课程: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王文杰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我们都是少先队员》一课。课堂开始从回忆“说一说入队时印象最深的瞬间”引入,触发学生回想加入少先队的光荣与美好。接着通过观察图片、采访问答形式继续学习,注重让学生在交谈互动中,引发思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感受少先队队旗、队徽、红领巾的深刻内涵。本节课的亮点是“小老师教大家系红领巾”互动环节,由于一年级小朋友刚入队,对红领巾认知很模糊,自己动手实践学习系红领巾,不仅激发小学生参与少先队活动的热情,在灵活的互动中,学生更能切身感受党领导下朝气蓬勃的少先队队伍,加深学生对成为少先队员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程瑜老师执教二年级《争做时代好少年》一课。课程利用视频演示、图片讲解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党建立和发展历史,激发学生对党的感恩之情,引导学生加深对祖国、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堂的亮点“我来感恩党”环节,程老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祖国发展给现代生活带来的便利与幸福,并通过手绘祝福和唱歌曲表达对党的祝福和感恩。

此次“党史进思政课堂”活动,在教研组内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效果。整个教学设计围绕各学段学生,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们对大量背景资料搜集筛选,全面评估学生学习阶段、知识储备、党史知识认知情况,让学生在党史学习中“有所学、有所思、有所说、有所感”。 通过活动,加强了少先队员爱党爱国情怀,帮助他们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为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深厚基础。
(道德与法治组刘雪仪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