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科活动】在科普剧中传播知识 在表演中感受科学魅力 ——我校小学开展科普戏剧周活动

作者: 时间:2021-12-06


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近期,我校小学结合孩子们热爱表演的天性,在三到六年级科学课堂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科普剧表演活动。

同学们从给定的若干单元中自选主题,把科学课堂的《水的三态变化》、《天气变化》、《我们的五官》、《光的传播》、《消化器官》、《地球与环境》等等主题搬上了舞台。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综合运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揭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传播科学知识,同时又在表演过程中给人美的享受,激发观众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科普剧表演是一项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活动,通过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把抽象的科学理论通过具象的表演展现出来。2019年我校就成立了科普剧社团,创建了科普剧教室,在老师们的精心培养和组织下,我校科普剧社团已初具规模。

本次科普戏剧周活动中,三到六年级的同学们把涉及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等领域的多个科学主题搬上了舞台。学生基于各自选题,制定角色,编写剧本,绘制道具,排练表演,通过科普剧表演的形式对学科内容进行总结表达。




在四年级的科学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利用“建构模型”的方式,学习了解了人体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认识了每个系统里包含的器官,以及各个器官之间的协同作用。在本次戏剧周活动中,同学们编排表演了科普剧《呼吸系统》,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精心创作剧本,绘制了鼻、咽、喉、气管以及支气管和胸膜等等呼吸系统的道具。课上进行了角色设定和分工,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排练,在舞台上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呼吸系统以及各个呼吸器官之间的协同作用,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五年级科学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了 “中国地形图”,掌握了中国地形西高东低的特点以及成因。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不仅有丘陵,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不同地形,也有火山地震,风蚀,泥沙堆积等等众多奇特的地理风貌。本次科普剧表演五年级同学把抽象的地形地貌搬上舞台,生动有趣的表达了五种不同地形的成因。从选择主题到撰写剧本,从确定角色到完美演绎只用了两节课的时间。虽然没有面面俱到的剧本和华丽的道具,但同学们目标清晰、分工明确,在科普剧表演中即兴发挥的他们把地形成因演绎得生动有趣,呈现出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新颖有趣的剧本构思、富有感染力的台词、精致逼真的服装道具、精湛鲜活的表演,本次科普剧活动的每一次演出无一不展现出同学们对表演的热爱以及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科普剧的表现形式受到同学们的广泛喜爱,通过戏剧表演手段融合科学实验的全新形式,打破了传统科学课堂的局限,让同学们在更加有趣轻松的氛围中领悟科学知识的神奇魅力。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