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全国数学特级教师、教育专家吴正宪再次走进我校指导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本次教研活动聚焦“几何直观素养下的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一主题开展课例研究,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由数学教研组长于德平主持。
四年级数学周君老师首先带来一节《三角形三边关系》研究课。课程伊始,周君以问题探究的方式开门见山,抛出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之后布置实践操作任务,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在展示交流中进行数据分析,在思辨质疑中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最后学生以“画”、“量”、“比”、“想”的方式创造三角形,从特殊到一般,强化结论的完整性和普遍性,发展几何直观与空间观念这两大数学核心素养。


接着,六年级张晓雨老师带来一节《尺规作图探究三角形》研究课。张晓雨通过带领学生复习三角形特征,引出三角形三边关系,之后给出三边边长,让学生独立画出三角形。在学生画图过程中出现多次尝试并画错的情况,张晓雨抓住问题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画图方法。学生利用圆的特点,将学过的知识进行迁移,进行“尺规作图”。最后,学生利用尺规作图,验证三角形三边关系,在实践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与推理能力。


吴正宪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和指导。吴正宪对两位老师的上课状态及教学活动的设计给予肯定,赞扬两位老师对数学的本质理解十分清晰。他指出:在探究边长分别为4,6,10的小棒是否能搭成三角形时,因小棒较粗,学生认为可以搭成三角形。吴老师老师们课堂上遇到这种问题时不要回避,正好借助这个问题促使学生从物化的动手操作再上一级台阶,从数的角度、运算的角度自觉进行数学思考。尺规作图是课程改革中新的尝试,应该将课堂充分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在做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和思考,自己去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达到会学习的目的。


听完吴正宪老师细致入微的指导后,参加研讨的老师们也积极进行了反思与讨论。小学阶段是一块土壤,我们要把数学思维的种子埋在土壤中,慢慢孕育新的生命,可能小学这漫长的六年都见不了天日,但等时机一到,它就破土而出,茁壮成长。这颗种子在土壤中吸收养料是漫长的过程,正如学习中,学生的体验、感悟这种亲身实践,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减负是要提质,课堂质量如何提升,就是给予学生一个适宜温度的土壤,让他在土壤中静下来,玩起来,在体验、感悟中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好课不是模仿出来的,而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爬滚打历练出来的。我们愿意在每堂课的背后去拨动孩子的心弦去探索深奥的道理,自觉完成从学“术”到悟“道”的蜕变,真正提高执教能力,让每位儿童获得高质量的数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