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义务教育新课标,探索核心素养落地新路径——海淀区第十届“世纪杯”骨干教师校级展示课系列报道

作者:王爽 时间:2022-09-23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学年,也开始了新学期的海淀区英语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校内“世纪杯”公开课活动。此次公开课活动,英语教研组共有1名海淀区学科带头人和5名海淀区骨干教师进行了公开课展示。公开课展示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为航标导向,将新课标的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素养目标推进大单元设计,以学科实践推动育人方式的变革。通过发挥海淀区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英语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

季晓霜老师执教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一年级起点)》二年级上册Unit 2 Boys and Girls的第三课时,这是一节故事教学课。学生通过对故事内容的学习,从中复习如何询问和回答人物姓名、性别,同时在图片、音频、视频及老师的帮助下,自主读懂小故事,并尝试合作表演,其观察、想象、预测等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训练和提升,最后在创设的真实情境中,体会并实践如何与同伴、朋友友好相处。在整节课中,季老师注重教--评一体化的设计和实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小学预备级(1~2年级)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要采取激励为主的评价方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从而树立创造性使用语言的意识。季老师的课堂里,教学活动中的实时检测评价贯穿始终,期间穿插的生生互评有助于促进同伴关系的亲密以及对自己的审视,教师评价及时跟进学习过程,有效助力学生的课堂所得。课堂的最后,自评表的使用既可以帮助学生自我检查课堂的学习效果,也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学生养成勤总结、多改进的好习惯。

王爽老师执教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一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册Unit 1 Sports and Games的第一课时,隶属于单元子主题一认识多种运动名称通过朋友间谈论对不同运动的喜好的对话,交流了解各自喜欢、擅长、常做的运动,帮助学生形成深层认知落实语言基础。在教学前,教师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读语篇,基于学情,整合、重组语篇内容,形成整合性、关联性、发展性的单育人蓝图。基于学生的认知逻辑和生活经验以及实际学习需求,对语篇进行了改写,以丰富语言输入,体现运动的意义,调整后的听力文本介绍了五位同学喜爱的不同运动和他们各自擅长的运动,以及运动的感受,与原听力相比,调整后的文本丰富了语言输入,帮助学生搭建了语言基础,拓展了学生对运动爱好的不同表达。除此之外,还运用A部分五个运动项目词汇,创编了歌谣,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操练核心词汇,并且每一项运动用一句话来描述运动感受或是否擅长,为后面学生谈论喜爱的运动及原因做好了铺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秉持“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的英语学习活动,围绕主题意义设计逻辑关联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进行词汇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首先在学习理解活动中,教师注重采用“音”“形”“义”和“用”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图片、视频等直观视听材料,以及表情、手势和动作等帮助学生认读并理解词汇含义,在语境中反复再现词汇,帮助学生有意识地使用词汇表达意义,避免脱离语境的机械记忆与操练,将已有知识和新学主题之间建立联系,形成学习期待,做到学思结合;其次在应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基于已习得的有关喜爱、擅长的体育运动英文表达进行歌谣创编、概括描述等语言实践活动,内化语言知识,加深理解,固化结构化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做到在实践中应用,学用结合;最后在迁移创新活动中,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情境,运用所学体育运动词汇表达自己的运动喜好并为自己选择喜欢的体育社团,使语言学习与实际生活链接,引导学生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联系个人实际,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践行了新课标“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促进学生在生活场域中运用知识、巩固知识,在真实的实践运用中体会语言的功能。在迁移中创新,学创结合。

   

李文霞老师执教的是《新起点》六上Unit 1 In China 的第三课Amazing Cities。本单元李老师围绕Great China对单元教学内容和学情进行整体分析。本节课中李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真实有趣的情景进入主题内容学习,并在沟通中将感受大好河山和民族自豪感贯穿于整堂课的主题,以介绍城市、有奖竞猜赢得城市之旅、出发之前做好城市攻略等任务驱动的活动带动学生深度参与,在学习城市人文地理等知识、感受城市的美好、感知中国大好河山和悠久历史文化等一系列递进关联的活动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引起共鸣,并思考如何基于生活经验,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传播、介绍中国文化。同时,基于我校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情特点,补充了《牛津英语话中国》的关于城市的绘本,通过学生与同伴共同阅读绘本、思考讨论、提取信息后,综合运用本节课的框架和语言完成城市介绍的语段书写,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阅读策略的培训及写作框架和思维模式的建构。

刘蕾老师结合新起点英语六上第三单元Animal world 主题,给学生开展了深度阅读体验课。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按照课标要求,进行单元整体教学,为学生增加阅读题材和阅读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课前通过云南野象新闻视频导入,引发学生对大象的话题的讨论,为后续深度阅读做好铺垫,之后学生对大象的外貌进行描述,重点处理生词,接下来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阅读并梳理文段信息,了解大象的基本情况介绍,并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对说明文中的重点信息进行标注,培养学生阅读笔记的习惯。思维导图的呈现对于学生的口头复述起到了很好的逻辑引导的作用。之后老师增加了BBC纪录片中关于非洲象迁徙的视频学习,拓展阅读了一本关于非洲象的绘本,为写作关于亚洲象的说明文做足了铺垫。学生在总体阅读后分别通过视频介绍和绘本阅读再次复现学习关于大象种类的介绍,并最终成功实现用英语写作简单动介绍的小篇章。教学逻辑清晰,任务难度适中,阅读输入量足够,为学生学以致用,提升阅读思维品质进行深度阅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朱小玲老师执教新起点U1L6《Helping a New Friend》.此课时为本单元的故事课,主要教授内容是一则童话故事,故事呈现两只老鼠互助的情节。故事情节切合“人与社会”这一育人主题,单元及课时目标定位为通过故事学习,让学生领会到朋友相处过程中互助的幸福感。因为故事情节简单,语言比较单薄,遂设计手偶戏(Puppet Show)的方式,鼓励学生操练语言,模仿故事,同时设置多个迁移语境,给学生提供语用单元语言的平台。从课堂实施效果来看,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对于手偶戏这种故事呈现形式,也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因此,在课堂生成和课后延伸环节,都有很多运用自己的语言创编故事和对话的很精彩的作品。

贾薇老师本节课紧紧围绕Love and respect teachers的主题意义,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拓展主题意义,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作用,深化“话题”的“主题意义”。本节课贾薇老师在以学生熟悉的教师导入主题,通过读前、读中和读后活动深入学习Tim 写给Binbin 介绍新学校三位老师的文本,深入开展语篇研读,针对文本,从不同视角挖掘文本的价值,并且融育人目标于教学内容与救学过程之中,达到了以尊敬师长、懂的感恩,以勤奋学习回馈老师的育人目标。在写作环节,以思维导图做支撑,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同时给予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研讨和尝试的时间与空间,小组学习中引导学生乐学善学,让学生在尝试、体验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能力。

骨干教师们身先士卒,从推进“单元整体教学”到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再到“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从新课标的理念走向了新课标的具体实践。此次公开课活动,也为发展期的教师及新教师更好的理解新课标,践行新课标做了引领示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坚持素养导向,体现育人为本,为教师指明了新课堂建设的方向。从新课标到新教学有一个“教学落差”,这就需要教师共同探索与实践,不断理解新课标、实施新教学、发展新自我赋能。英语教研组也将继续通过探究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把握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实现语言学习与育人的融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