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第三节课,科学组安雪静老师在小教406进行了一节《溶解的快与慢》展示课。
本节课基于学生的已知展开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认知入手,引导学生经历“提问——猜想——假设——实验——结论”的过程,达到纠正错误前认知,达到新的认知水平的目的。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观察过一些溶解现象,注意到溶解的速度有快有慢,本节课老师首先提出了“怎样让冰糖尽快地溶解成糖水”的问题,学生根据学习和生活经验提出了“搅拌、捣碎、加热”等三种方法;随后,老师以“搅拌”为例,通过有逻辑的提问,引导学生设计了对比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对比实验的关键是设置单一变量并保持其他条件不改变;实验完成后,同学们自行设计和完成了关于“捣碎”和“加热”的实验,得出了“液体是否被搅动”、“糖的颗粒大小”、“是否加热”是影响溶解快慢条件的结论;最后,同学们把刚刚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吃糖比赛”游戏中,再一次体会到了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
《溶解的快与慢》这节课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的已知入手,提出略高于学生已知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思考与实践,顺利进入下一发展区;教师通过有效的提问,使学生掌握对比实验的原则,有效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观察科学现象,探究未知事物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