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吴正宪老师《解决问题》录像课的学习体会

作者: 时间:2015-12-09

吴老师是我非常崇拜的一名数学教师,之前读过很多吴老师的著作,颇有收获。今天我们数学教研组一同观看了吴老师《解决问题》录像课,加上校内资深数学老师的点评感觉受益匪浅,在此浅谈几点体会。

首先,吴老师的数学课堂氛围是轻松、和谐的,学生能活泼热情、兴趣盎然的以最佳状态进入数学学习,焕发出数学课堂独有的活力。整节课吴老师通过幽默、平和的语言,时时的激励,全班的互动,营造了这样的课堂氛围。

其次,吴老师的课堂是“原生态”的,充分暴露孩子的问题,如:这节课的第一个问题好多学生都只求出了猴哥哥摘了多少个桃子,而问题是求猴哥哥和弟弟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吴老师通过师生对话,生生交流找到对策,画图纠正学生的思维偏差和认识错误,使学生经历从模糊到清晰、从错误到正确的过程,从而让课堂更具针对性,更高效。

最后吴老师的课堂是“厚重”的。这节课貌似只讲了一个问题:猴哥哥和弟弟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其实不然,吴老师通过这一个问题渗透了如何处理所有的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审题、计划做题步骤、解决问题、前后联系。对于孩子来说数学知识可能会被遗忘,但是数学思想方法将伴其一生。这节课还是知识结构建构的课堂,由解决问题联系到画图,字符表示数等知识,有利于学生发现和把握分散学习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头脑中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吴老师身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只言片语难以说清楚道明白,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感觉自己在教学方面还有太多的不足,我将继续努力,向名师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

于德平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