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下午,在副校长于苒的大力倡导下,语文组教师积极参加了学区函授培训,著名教育大家崔峦先生亲临现场对教师们进行了有关阅读教学研究的指导性讲座。本次讲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近年来有关语文的教育改革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高考比例向农村倾斜。2、加强基础教育和小学教育,重视母语教育。3、阅读要增加综合型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和应用文阅读,增加批判性阅读,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4、作文将改变为大小作文的形式,提倡写微作文,例如:情景写作和材料写作等。5、增加学生语言积累及文化积累,培养学生个性化读文本做出评价的能力,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培养用语文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
基于以上这些未来语文变革特点,崔峦先生对小学语文各年段应该如何教授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一个人只有语文底子好,才能走的远。所以小学语文阶段必须明确个学段的教学重点。
他提出:低年段需把教学重点放在字、词、句上,避免多教负担重少教吃不饱的问题。以此把学段内容进行细化,如下:
2、把课文读正确,继而读通顺。即每个字音、轻声、儿话音读正确;做到不填字、不颠倒、不重复;能读出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培养孩子的语感。;遇到长句子教师要泛读,学生试读,师生评议指导。
3、能利用图画阅读,帮助阅读文字,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学习默读、略读。
3、能对课文中的词语内容作出解释,在大致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理解重点词句。(1)归纳段意。(2)理清段序。(3)了解构段方式。
2、根据不同文体读出其情感和语气。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
3、根据要求提取信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表达顺序,体会情感,了解文章写法。
4、文本从内容、语言、人物、写法上作出自己的评价。
5、扩大阅读面,不仅要阅读文学性的作品,还要阅读非文学文本以及非连续性文本。
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按照学段要求确定教学内容,语文教学不应该是教课文而应该是用课文教。语文课堂不要苛求面面俱到,这样会没有重点。课文无非就是一个例子,要善于利用文本教会学生阅读。学生自能读书,不需教师讲;学生自能作文,不用教师改,这才是语文应该达到的终极目标和教学境界。
由于语文具有其学科特殊性,所以在教授内容可选面太多,可谓是各式各样,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培养的功夫就是选择教学内容。主要应该遵循以下几点选材要求:
一堂课除了要有明确的内容还要有明确的训练点。一节课的好坏所涉及的训练点很重要,主要应该注意一下三个训练点的落实:
学生的起点决定着教学的终点,所以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前测,通过前测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出现学生会的细讲,不会的缺略讲的现状,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
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可以主要分为三个环节:自学--讨论--练习,主张在让学生先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讨论,以此为练习检测。
低、中年级主要可以设计自学提示进行自主学习,高年级设计自学提纲进行学习。阅读课适合设计板块教学,一个版块完成一个任务,一节课设计整合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样的内容,这样的情感是怎样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
(抓关键词列小标题)(关注课文中是如何借事抒情的?)
3、单元整组教学|单元整合教学。一组一组的学课文。
批注主要依据上述方面细批:1、批内容。2、批写法。3、批人物评价。4、批疑问。5、批见解。
以上就是崔峦先生讲座的全部内容,在此供与大家共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