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6日台北新北市昌平国小张信务校长首次对我校进行了访问,我校副校长于苒也全程陪同。我有幸承担了这次回访活动中的英语课展示任务,
虽时间紧迫,但通过教研组长张亚妹老师带领及五年级英语备课组全体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精心设计了教学流程,出色完成了此项艰巨的任务。评课中张校长从各个方面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提出了极为专业前沿的建议,令我们近二十位英语教师获益良多。
对照张校长的点评,我再次回顾自己在授课中的优势和所留的遗憾,从以下两点浅谈:
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学回归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效进行因材施教。本堂课活动设计上极大调动了学生求知欲,教师利用大盒套小盒的奇幻创设,加上声效和猜谜,激发学生竞相参与的热情。教师多次运用本单元已学重点句型What do you think it might/may be?来提问,学生回答It might/may be…。揭示谜底——竟是三根橡皮圈,形成极大视觉冲击,巧妙抛出本课主题rubber bands,引入自然且不乏逻辑性。
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有效地利用室内桌椅等资源来和rubber bands的制作材料进行对比,让学生自主生成结论。继而借用气球的反复拉伸演示elastic rubber的性状,加深对rubber bands物理特性的感知,并分发与同学们气球完成自我感知,在此环节将体验式教学策略发挥到了极致。rubber bands用途广泛,通过有节奏的活动形式让学生逐步了解它们的主要功能之一hold together,真正使孩子们在玩中体验,在体验中内化知识,寓教于乐,乐在其中! rubber bands多种巧用之法还在以下趣味试验中得到了升华。例如:用于鸡蛋防滑、防漏水、制作手链、拧瓶盖……教师引导孩子一步步实际动手操作,在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英语,给孩子带来全新体验,在体验中找到成就感。
接近尾声时,一场模拟的CCTV-Science脱口秀又掀起了高潮。孩子们参与度高,教师巡视中发现孩子们的交谈过程中紧扣主题,各抒己见,同时能做到尊重和肯定同伴们的观点。张校长禁不住亲切地蹲下身体,参与其中。上前展示的三组学生各自设计了适度有趣的话题,把已学的知识恰到好处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交流中,得到在场老师们发自内心的赞叹和鼓励,让学生信心十足。
让课堂充满无声的爱是我本课的核心。授课全过程中教师始终保持对所授内容的尊重和热情,让自己的热情感染孩子们回归真实情感。例:老师解开谜底之前和之后的表情应该有意夸张,同时密切观察孩子,他们的表情必是各不相同。教师在课堂中赋予感情的程度间接会影响孩子对该课内容的吸收程度。教师的热情就是无声的爱。
如何让学生在集体中感受自己的重要性是本课的目标。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一类与一种和谐的安全地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教师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给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以此增强孩子的自信就是此话的本意,也正是张信务校长最倡导的模式。我分别用了very good、wonderful、let’s clap for her/him、your idea is very good, but之类的鼓励,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且有效的反馈,让孩子在课堂中找到成就感。教师也不失时机地委婉示意孩子知其不足而改之,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正能量。
课堂的留白、创立给学生空间的真实情景尤为重要,教师尊重本班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设置合理和可操作的活动,给学生们带来无限的遐想,身临其境的自然习得收效更为显著。
当然,教学是一门有瑕疵的艺术,本课也存在着许多遗憾。时间安排需调整,孩子喜爱的talk show环节还可以多用几分钟;作为年轻教师,我的经验尚不足。并深感到自己在今后教学中仍应加强学习,不断磨课,争取迅速成长为一名北外附校的优秀研究型教师,为我校的英语特色教学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