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周的酝酿与积极准备下,我们语文组的中青年教师展示课于2013年12月4日在录课室进行。并在这里展开了一次思想上的激烈碰撞,从学府苑莅临指导的熊联菊主任和我校赵玉玲主任参加了这次讲课展示的听课及其评课。
一大早录课室里就有了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大家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地进行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本次活动的成功开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周彦旭老师虽说只有一年的语文教学经验但从她从容的教态和相对娴熟的教学技能中可以看出她是个对自己工作精益求精的人,课堂上她的语言生动风趣对孩子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一堂课在不知不觉的愉快氛围中度过了。随后于苗苗老师的《三颗纽扣》让我们看到了她对孩子朗读素养的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时常会让我们听课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老师的紧张来源于对学生和听者的重视。我想每位讲课的老师也都是怀揣着崇敬和感激的心态上完这节课的。而后压轴上场的是经验丰富,功底扎实的刘沛老师,她那具有磁力般的声音瞬间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欢快纯净的幼儿乐园,一首看似无处可讲的小诗《早操》在她自然朴实的语言中散发着诱人的力量,做一做,读一读,写一写使孩子的课堂真正的回归给了孩子,借用赵主任在评课中说的一句话:“孩子在这样的老师班级里学习怎能不让人放心呢?”在她班级中学习的孩子是多么幸福啊!我们离这种幸福还有多远呢?我想唯有不断地摔打自己,历练自己的心智和教学技艺才能实现未来的破茧成蝶。我们看到的是她成功的一面,谁又深知她背后的付出呢?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哪有无名的成功呢?
最让大家受益的想必就是熊主任给我们献上的思想盛宴了,在评课中熊主任的句句点评都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并可以辐射到我们教学的方方面面。很清晰的通过评课给大家传达了在做课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1、时刻以课标为抓手,依纲靠本的进行有目的的上课与评课,研究需要准确的指导目标,我们的一切研究要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之上。
2、教学一定要明确文体,依文体进行教学,在尊重文体特征中进行教学。
4、时刻遵循依据文本定重点,依据学情定起点,根据孩子的情况定教学目标,一定让孩子在课堂上扎扎实实的学到东西。
5、把语言的积累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从课堂上汲取知识的养分。
熊主任的语言直指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想她是那个敢于拿起手术刀给语文教学“动刀”的人。我们这次的评课环节,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直到吃饭时间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录课室。那一早晨我们所有听课老师所丰收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学到了一种教语文的钻研精神。一堂好课不在于老师教了什么而在于学生获得的了多少,就像林卫民校长所倡导的那样努力做到“让学习发生”。这样一句简单平时的话语却值得我们所有附校教师用一生去追求。
片刻的浮华与美丽终将被时光洗净,我们的中青年教师的青涩也会在岁月的淘洗中愈显其纤华。所以,我们的教育之路不在远方就在脚下,而熊主任这样资历深厚的专家学者就是我们出航的灯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