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宽容与谦让成为孩子的品格

作者: 时间:2014-12-30

这是我刚接手的新班,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小朋友们总是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在互相告状,例如:他碰到了我,他没有经过我允许拿走了我的橡皮……这就是孩子们的世界,在他们的眼中,一块橡皮,一张纸足可以影响到他们一节课的心情,甚至是一天的感受。我总是耐心地去解决这些事情,不停地说,不停地做一些看起来很无聊的事情。直到有一天,任课老师告诉我两个孩子因为一点小事情打了起来。

看到这二个孩子气鼓鼓的样子,我说:“你们都先别急着告状,想想你们发生的事情里有没有自己的过失,这件事情有没有其他解决的方法。”二个同学静静地站在旁边,迟疑了一会儿,一个同学先说:“我不该打他。”我说:“是啊,可能有一些事情对方触怒了你,可是总还是有其他办法可以解决你所遇到的事情,比如告诉老师,或者如果是小事情,就要学会宽容和谦让。”当我说到宽容和谦让的时候,我看到孩子一脸困惑的表情,我就耐心地解释:“宽容就是当别人犯了错误的时候,也能够原谅对方;谦让就是当遇到矛盾与冲突的时候,能够学会退一步,不去和对方计较。”另一个同学听到我们的对话,也过来说:“我也不应该打他。”“好吧,你们互相道歉吧。”我说。二个同学互相道了歉,事情也基本解决了;但我知道这件事情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我需要在班级中进行倡议和引导,同学间都要学会宽容和谦让,这样就会尽量避免孩子们在一些小事情上花费太多精力和时间,更让孩子们学会同学之间相处的方法。

于是,我就在班上描述了同学之间发生矛盾的一些实例,让同学们找一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随机抛出同学间融洽相处的秘籍:宽容和谦让,并举了一些在这方面做得好的事例,以及一些相关同学的名字,为同学们树立了正面的典型和榜样。我倡议:希望每个同学都要学会与同学相处,懂得宽容与谦让。当你这样做得时候,如果我没有看到,你可以告诉我,我会为你的成长而高兴。接下来的日子里,有同学告诉我说:某个同学碰到了我,没有说对不起,但我没有和他计较;某同学把我的东西弄掉了,我没有和他计较……

班级里的新气象让我内心多了一份欣喜。作为一个班主任,工作辛苦而繁杂,也许我们更应该抽出一些时间来想一想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去解决那些琐碎而棘手的问题,在问题解决同时孩子们又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必要的引导与教育。

我希望宽容与谦让成为班级孩子们必备的品格,更希望他们的人生在宽容与谦让的带动下获得长足的发展,我期待着……。

(小学二年级组 刘砚茹)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