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新颖的小钟表》课后反思

作者: 时间:2014-11-21

11月18日,我所上的研究课《新颖的小钟表》是小学二年级的一节手工课,属于“设计、应用”的学习领域。本课的内容贴近生活,为孩子们所喜爱。这节课给学生提供很大的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中选择了中外不同形式的钟表,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形式的钟表给人的不同美感。教材中还展示了一些学生利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的钟表作品,目的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和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小钟表,帮助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开阔思路。

本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极大地调动孩子们参与的主动性。因此,我在课上借助生活中几种表示时间的声音(水滴声、心跳声、钟声)来体现时间的呼吸和脚步,导入课题:时间的使者——新颖的小钟表。作为一名设计师,要首先弄懂所设计物品的基本构造,于是我用拆开实物钟表带领学生一同观察表盘、表针、读数、机芯,综合分析钟表的结构,让学生对钟表有深入了解。为了让学生设计的钟表具有创意性,我分别从“外形(表盘)一定是圆的吗,读数一定是阿拉伯数字吗,指针一定是规则的吗”这三个角度进行设问,带领学生欣赏一系列极具特色的钟表形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通过欣赏和穿插讲解钟表外形设计、读数设计、指针设计的设计要领,使学生有充分的创作动机。之后一系列的设计、制作等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想象与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合理发挥材料的特点,设计制作具有创意的钟表,使学生获得幸福、快乐、成功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珍贵,从而养成惜时、守时、不虚度时光的好习惯。我想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在于学生心灵快车能否启动,能否提速。因此,教学中要有一个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我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展开联想,放手让学生将钟表的表面与多种实物进行外型的想象链接,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学生通过观察、感受、探究和联想,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能力。

我认为作为一名美育工作者,不仅要努力地传播美术文化,而且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我也希望通过这次钟表制作,学生能够认识到钟表不仅仅是与他们朝夕相处的生活物品,还可以美化居室环境,并且能够产生时间小主人的意识,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小学美术组 刘静)

文字编辑:薛明珠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