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打造书香校园活动的感召下,我偶得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开始我只是想随便翻翻,但是打开书,我的眼前一亮,这不是那种教育理论的阐述,而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学生在那里说着,笑着,学习并快乐着。有作弊、打架、早恋、迟到、不尊重教师、不完成作业、上课开小差等等,这也太真实了,跟我带的班级没什么两样呀,于是我一口气读完了那本书,真正的受益匪浅。于是我又买了他的第二本和第三本书,这本《班级管理日志》是第四本。
李镇西的文章,犹如春风佛面,轻轻的、暖暖的、实实在在的。
他是真的爱教育、爱学生。他的爱是博大的,是发自内心的,是平实的,是真诚的。
李镇西班级工作的优点
第一,民主。这一点我非常欣赏。说实话,我觉得我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直在改,思想不断更新,我觉得与学生平等相处的感觉真的很好,很愉悦,很有效果。要民主,集中就得依靠学生自己管理,所以班委会作用就显得犹为重要。
第二,重视集体的作用。他说:班主任要善于吧对某一个学生的褒贬,变成整个集体对他的褒贬。这也就是马卡连柯提出的一个观点:要把教师的权威转化为集体的权威!。
第三,耐心。这一条让我受益匪浅。李镇西说,他不会天真的认为学生承诺后便不会再犯,他要的是今天的我胜过昨天的我,明天的我胜过今天的我,逐步改进。对于个别学生,他虽然时有发火,但是应该说具备了极强的耐心。
第四,抓班干部队伍。李老师在日志中提出班干部应该树立三个意识:
1. 感染意识。班干部当然有管理职能,但这里的管理不是发号施令,而是以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同学们。管理就算是一种感染,要在学习上、纪律上、生活上各方面去感染,而不是想着去管同学。在整个班级里有性格各异、习惯不同的同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年轻人也都正处于青春膨胀期,谁都不服气谁,所以在现实班级学习生活中,班干部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说话,要求别人的同时先要求自己,包括老师也是一样。
2. 服务意识。当班干部并不意味着升官和掌权,而是从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为大家服务,比如如何为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卫生环境,这就需要纪律委员和卫生委员;如何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和凝聚力,这就需要班长和团支书等的辛苦努力。帮助别人,提升自己;服务他人,方便自己。
3. 独立意识。各个班干部在明确自己的服务内容之后,要积极主动的去
我班自高一开学就实行民主管理,班委会工作主动,分工合理,本着“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理念,每位同学都以主人翁精神在做着自己的事,效果还可以,但是看了李镇西的这本书后,我觉得,做得还不够细,还需加强很好细节管理。
第五,以班风带学风
李老师在整顿学风方面提出了以下四点:
1. 督促学生找出浪费时间的一些原因。在咱们学校实行寄宿制,学生统一学习、吃饭、睡觉,所以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但是如何更好的利用好每一分钟就取决于每个人。
2. 让学生自己写学习病历。老师应鼓励学生对自己近段出现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列一个详细的病历,并且自己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为镜子来提醒自己。
3. 成立互助小组。同学与同学之间应该互惠互助,学习好的帮助学习差的,习惯好的帮助习惯不好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以此来引导学生。
4. 强化学习竞争。引导学生给自己设立一个竞争对手,相互比赛、督促,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让自己时刻有危机感,以此来勉励自己。
李镇西是一位教育大家,他的视野并不局限于当前或者高考,他的书中,很少提学生和班级的成绩如何如何,他应该是在有意识的淡化我们教育中特别看重的成绩,因为,真正的成绩是不可能那么迅速就看出来的,也不是几张简单的试卷就能考察出来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他看的是明天,他看重视的是如何把自己的学生培养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高一年级组 李桂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