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作者: 时间:2014-11-26

——想象作文《亚马逊河探险记》课后反思(任伟娜)

11月20日我在五年(5)班上了一节以“给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为主题的想象作文课。我在分析学情、研究课标的基础上,大胆尝试以历险记为作文的主题,展开一次生动的、有活力的作文课堂。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以两个问题作为教学设计主线:1、指导想象作文时该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2、如何发挥教师评价语的作用?以此找准教学方向并争取找到突破口。

我的教学主要环节:

一、课前预热——谈话切入,确立探险意识

由“古今中外的探险家中,你最佩服谁?”激发学生的探险兴趣。并借助课前资料,让学生对亚马逊河知识进行交流,以此促进学生探险的欲望。“探险应该做哪些准备?”问题的抛出,使学生仿佛真的置身探险之中,身临其境,为后文做好铺垫。

二、第二板块——借助音效,想象探险经历

在学生文字资料交流的基础上,带领大家走入“视觉亚马逊”和“动态亚马逊,让学生从图片和视频中感受这是——风光旖旎的亚马逊、物产丰富的亚马逊、神秘莫测的亚马逊、危机四伏的亚马逊。

接下来带领孩子们模拟探险队员乘坐飞机到达亚马逊原始森林。婉转的鸟叫声拉近了亚马逊河孩子们的距离,原始森林在向大家靠近。接下来蛙声、鸟声、爬行动物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出现,使孩子们置身森林之中。“这静谧的原始森林,危机四伏,险象环生……”音乐变得空灵、诡异、情节化。最终,高山流水的背景乐仿佛提醒孩子们走出了森林,一切故事已经结束。

三、第三板块——小组讨论,描述探险之旅

伴随着音乐结束,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的联想表达出来,在此给学生一分钟归纳自己的思维,不急于表达。此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像。

四、第四板块——交流赏评,重温探险时刻

以小组为单位,分享探险经历。要求把自己的队员和所带工具加入到故事情节之中。友情提示:1、可以写自然风景、绝处逢生、难忘的小插曲、想写什么写什么,让学生的思维有了一定的深度与广度。2.你用心去发现了吗?3.你的经历能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吗?让写作有了目标和方向。

五、第五板块——课外延伸,激励探险志向

给学生推荐经典探险小说,开拓思维,写作在文化的滋养中,才得以开出生命之花。读书、读好书、多读书,正是文化生活的最紧要的领域。

本节作文教学情境的创设的层次与方法多种多样。有配乐、图片、视频,有教师生动的解说,还有闭上眼睛想象等等,情境创设的层次和手法都很多。课中的读、说、思、写的环节,把作文指导层层深入。作文教学,主要是唤醒学生的积累,唤醒学生的表达欲。因此,整个入课的交流,我注意了作文教学的作用不是教,而是在唤醒学生的积累,唤醒学生的表达欲。在这一点上,我努力做到自然。由于先布置过学生了解亚马逊河的有关资料,因此上课以后的唤醒,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表述自己的所感所想。但是孩子们的这种积累,毕竟是片段的,毕竟是星星点点的。所以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生与生间情节串联的方式,把学生零散的积累给连起来,以此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学生从原点上开始一步一步地往上迈进,体现出一种动态的学习化的过程。

聆听学生的精彩发言

异彩纷呈的课堂氛围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