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西北旺学区品德学科项目组活动有感

作者: 时间:2014-05-30

2014年5月29日上午,我和南俊红老师有幸参加了在西二旗小学举行的西北旺学区品德学科项目组活动,此次活动分为两部分,首先观摩两节品德与社会课,然后就两节课进行交流研讨。

第一节是由吴老师执教的六年级《拒绝毒品,珍爱生命》一课,吴老师首先由漂亮的罂粟花引入本节学习内容,通过图片和一组组数据资料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冰毒、摇头丸、大麻、可卡因等各种毒品,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接着让学生用课前收集的毒品危害资料进行交流,通过学生摇头活动体验吸食摇头丸的痛苦,充分利用图像、视频片断使学生体会吸食毒品给自己、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最后通过情景模拟表演活动,使学生在交流谈论中明确如何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第二节课是由肖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一课,肖老师从学生熟悉的西二旗大街交通情况导入新课,让学生思考身边的交通问题,然后就学生提出的堵车、污染、车祸、能源等问题进行讨论,声像结合、图文并茂,体会交通问题带来的危害,最后让学生畅想未来的交通,解决身边的问题。

品德课是一门融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为一体的课程,这两节课教学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执教老师都很重视课前准备,注意整合教学资源,在课上运用社会热点新闻,如李代沫吸毒案、网上流传的“幸运哥”等视频资料,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挖掘鲜活的教学素材,课上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体验、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

最后,参加活动的老师们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在肯定优点的同时更多的是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就品德课如何体现品德与社会的联系?课堂上学生应该收获什么等问题也进行了探讨,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参加此次活动使我收获颇多,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与时俱进,关注社会新闻和热点,要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在教学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在课堂上需要什么样的老师?依据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

二年级组曲慧妍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