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外语教研组“关注高考改革,构建高效课堂”专题教研活动

作者: 时间:2014-09-12

9月9日,高中英语组的老师们在主教楼507教室开展了以“关注高考改革,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研讨活动。

教研组长孙静老师向大家反馈了常务副校长王彤博士听课发现的一些课堂问题,表现在调动学生的意识不足,灌输的太多,课堂死板,没有活力,有些老师的课堂管理不够严格,不到位,淡化学生的错误。郑老师还传达了王校长给教师提出的改进措施,即多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精心设计教学。

同时,大家一起学习了《2014年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具体内容,关注英语高考的变化方向。未来的高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自选科目看特长,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英语仍然是高考中的三大主课之一,分值仍然不变。明确指出英语高考要进一步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

面对高考变化以及我们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讨论,并探讨出相应的措施。

一、稳定军心,做好心理安抚

让学生明白高考英语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目前英语应试化的模式,不参加7.8号的统一高考不等于不重视英语。将英语考试推向社会,并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有助于高中英语教师率先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让英语语言的教学真正回归其本质。

二、明确形势,注重能力提升

改革英语,并不意味着英语不重要了,恰恰相反,在目前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今天,英语已有强烈的外在需要——已经成为国际交流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高考改革就是要改革应试教育体制下英语的考核办法,着眼于学生英语的表达与应用能力,将英语实实在在地学成一门可以运用的国际语言,学生不再是只会做书面试题的英语哑巴。

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更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综合素质,无论高考怎么改革怎么考试,我们都会以不变应万变。

三、创设情境,促进口语表达

要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在课堂上 “教师创设一些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自己编排对话,创造故事并分角色表演,促使学生将“死”的书本知识运用到“活”的现实中,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作用。

四、改变教法,实行小组自主合作探究。

提倡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应是自主合作探究性的,教师可以围绕即将学习的单元话题,将全班分成6——8个学习小组,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学生通过查阅图书或上网搜集相关资料,然后组内资源整合。在上新课时,各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课,对于学生讲课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随后纠正,并点拨本单元重难点。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组内各位教师了解了高考改革的最新信息,明确了英语高考的改革方向,并正式了自己课堂存在的问题,积极思考改进措施,相信大家的课堂会越来越高效。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