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课堂 为减负增效启航

作者: 时间:2013-06-24

精致课堂为减负增效启航

摘要:减负,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热门话题。要做到减负不减质甚至达到减负增效,与打造高效课堂密不可分,本文对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及减负增效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减负增效,精致课堂,精简作业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成为制约素质教育实施的瓶颈。减负增效,就是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轻负高效。其实质就是减少直到消除无效的教学时间,减轻学生学习的强度,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这样,减负增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提问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打造精致课堂,指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注重作业布置,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课堂导入加强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老师及作业,才能使调动学生积极性,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扩宽学生知识面。在一堂课中,导入得法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自然投入到新课的学习氛围中,实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英语教学可以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如以旧带新导入法、实物导入法、谈话式导入法、情景导入法、歌曲导入法和教学媒体导入法。在剑桥英语青少版第12模块Music Maker听说课的导入中,我使用了学生在英语合唱比赛中的视频作为导入,学生随音乐哼唱,沉浸其中,自然过渡到新课所学话题Music,并通过发散思维联想到与音乐有关的词汇,以旧带新,再通过音乐片段使学生辨别乐器及音乐风格来学习新课词汇。积极有效的导入,为我们的快乐英语课堂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课堂提问精心设计,逐步推进学生理解

设计问题非常重要,教师“想”好“问”好,应是学生“答”好的重要前提。为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进行,教师应认真思考,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提问。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提问。教师课堂提问应根据教学目标,认真分析教材,针对重难点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剑桥青少版第13模块阅读部分Medicine in the past---treating headaches时,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现代治疗头痛与千年前治疗头痛的方法时就可设计如下三个问题导入:Have you ever seen a doctor? If you have a headache, what will the doctor tell you to do? What if you come back to thousands of years ago, what should you do to treat headaches?这三个问题既巩固了学生关于病人看病医生给建议部分的句型,又启发学生对古人治疗头痛的方法产生兴趣,同时在图片预测的帮助下,使学生充分发言,讨论古人治疗头痛的可行性方案。

对于阅读过程中问题的设置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层设计。北外附校本身属于外国语学校,实施小班教学,因此尽管需要响应减负号召,教师仍然要争取让每个同学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善于提问的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能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理解不断深入,逐步实现由知识向方法再到能力的转化。比如reading部分,可以通过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来实现提问,即阅读前提问,阅读中提问和阅读后提问。阅读前的提问:一般是通过复习旧知识和导入新课来实现的,所设计的问题应能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和吸引学生兴趣,这时应设计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也能回答的问题。阅读中提问:是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Fast reading和Careful reading,并捕捉相关信息,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时可设计一些中等难度的问题,通过这个步骤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作者的写作观点、态度和目的等。阅读后提问: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把学生的目光从课本引向自然和社会的广阔背景下,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运用自己的判断能力,对不同的观点和价值发表不同的见解,在这个部分可适当增加一些有难度的问题,给学有所长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从提问手段上看,可以运用幻灯片、实物、视频等进行提问,将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形象生动(尤其是涉及中英文化差异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接受效果;从问题的设计上看,可以分成判断题、分析题、讨论题等,改变单一、乏味的提问方式,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精致作业,降低学生抵触情绪

兴趣是直接推进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浓厚的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丰富有趣的家庭作业,能够使学生充满活力,精力旺盛,思维敏捷。因此,设计英语作业应有趣味性,要形式多样,灵活,新颖,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这样的作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展现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老师可以使语言生活化,给布置实践性的作业,比如英语打电话,英语歌唱比赛,英语读书比赛,英语手抄报,英语电影片段听写等有别于传统单一的抄背翻的作业,给学生以新鲜感,同时又巩固课堂所学。分层作业与弹性作业也是针对个体差异要求不同学生完成不同数量,难度作业的一个有效大胆的尝试。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就应该注重基础,扎实巩固课堂所学,完成课堂导学案,查缺补漏的作业来夯实基础。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就可以令其查阅资料,查找易混易错的难题,寻找与本课语法内容相关的电影歌曲,画思维导图等作业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培养灵活思维的能力。作业布置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窗口,是学生学习情况反应的晴雨表,是沟通教师、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桥梁。

四、课后总结,博采众长,扬长避短

教师要学会自我反思。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促进自我的提高。主要包括1.对教学目标的反思。2.对教学过程的反思。3.对学生发展的反思。4.对教师自身发展的反思。当反思积累到一定量时,教师对教学活动中的某些问题就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识,积累起相当的教学经验。如果这一过程以教学研究的方式加以延伸,教师教学就会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新的认识和经验。新的认识和经验作用于今后的教学实践,以教学水平为核心的专业能力就得到了发展,课堂教学就会持续“有效”。

总之,教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追求课堂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效率,打造精致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永恒的追求。凭借着我们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对学生的热爱,遵循教学规律与原则,总结经验,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真正的实现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41.

2.张国成.中学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4.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