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学生优秀观后感选登】

作者: 时间:2013-09-09

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

9月1日晚,我们高中学部集中在学校阶梯教室观看了《开学第一课》电视节目,在“有梦想就有动力”、“有梦想就要坚持”、“有梦想就能出彩”的三节课中走出来的付丽娟、王亚平、朗朗、廖智等人的成功,让我们深刻地理解了“中国梦”的内涵。梦想能够照亮生活,亦能成就未来。

我们正值青春年华,自然应有所追寻。说远些,是为了国家的崛起,其实,无非是给予自己应用才能,创造价值的方向,使人生之路远离乏味。比如说,我的理想是成为有能力引导社会方向的人。

一方面,它是学习生活的直接动力来源。因为要实现这个梦想,提高知识修养是首要条件。随着大方向的确定,阶段性的目标也就逐步明确。例如目前的是致力高考,再者是于德国攻读经济,工程双学位。这个目标源于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由此带来的压力与动力,潜移默化地督促我在规划学习,汲取知识中走向成熟。同时树立目标,也需要对未来与自我客观的认识,并努力实现已有的目标。

另一方面,它促使我思考自己的能力与责任,开始留心从各类活动中培养社会责任感。责任往往因为能力的提升而增加,能力也因责任的担当而提升。这条追梦的路径想必不止适用于我的理想。

有人说,最可贵的美德是勇敢。有了梦,便要勇敢追寻,担当应尽的责任。因为即使梦想永恒,青春难再。面对未知,选择和挑战,勇气是最好的盟友。如今的时代,就是这样一个现实与梦想,历史与未来交融的时代。因此,身处其中的我们既要敢于有梦想、敢于担当,又要勇于为梦想而奋斗、为担当而努力,做祖国历史的传递者,时代的引领者,未来的开拓者。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梦则是中国梦。不懈追求与顽强拼搏会实现青春之梦,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我们又得到放飞青春梦想的契机。那么,让我们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吧。

高三(2)班 王家鸿

让梦想启航

高二开学的第一天,学校便组织我们看了“开学第一课”。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乘着梦想的翅膀”,邀请的主讲教师中普通人首次占到一半。地震中失去双腿的“最美舞者”廖智、加油站女工郑亚波、退休教师潘其华等与钢琴家朗朗、女航天员王亚平一起,为孩子们进行梦想演讲,分享他们宝贵的人生经历。

最让我感动的是第二节课“有梦就要坚持”的主角“最美舞者”廖智。廖智从小喜欢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翩翩起舞,虽然长大后没能成为舞蹈演员,但舞蹈老师的工作也让她倍感快乐。可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夺去了她的双腿和孩子,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一度使她放弃了重新起舞。直到一次因家里没人,而不得不自己穿戴假肢上厕所的经历,使她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勇气。

镜头前的廖智美丽迷人,我听到她在经历了如此之多苦难后,对于生活给予她的艰难困苦,说的是那么平静温柔。她说自己必须学会坚强,要用自己的双肩去承担一切挫折与苦难,她坚信只要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生活就会变得很美好,失去使她更加懂得珍惜。

他们是名人,但同时他们也仅仅是一个为了梦想而不断奋斗的普通人,是坚持让他们的生命与众不同。梦想永远不会抛弃我们,抛弃我们的往往只有自己。成功不会给没有准备的人。在追梦的道路上,充满着坎坷与艰辛,软弱的哭泣是毫无用处的,你需要做的仅仅是拿起足够的勇气,一往无前披荆斩棘。

看了这么多人的事迹,再联系我自己的亲生经历,反映的都是一个道理,唯有坚持梦想,坚持目标才能通向成功。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坚持是最有效同时也是唯一的途径。一场暴风雨过后,天空中的彩虹永远是最美丽耀眼的。让我们的梦想随风启航,去努力,去奋斗!让青春无悔。

生活中处处都有困难,当我上初一时,脑子里只有玩,容不下学习二字,更谈不上有什么明确的目标。这一晃就到了初三,初三开学前的一次和父母的谈话,才终于引起了我的重视,我意识到人生中没有几个初中,我必须为自己初中三年的学习有一个交待,给自己有一个交待。我开始埋头猛学,只为了弥补荒废掉的两年,只为了心中的考出一个对得起自己的分数的目标而努力。虽然不是什么大的梦想,但也值得奋斗。就这样,没有请任何家教,也没有上任何补习班的我,靠着心中的信念与坚持,终于在中考时考出了令自己满意的分数。

高二(1)班 应海宽

用青春铸就中国梦

回想我的十六年光景,深有感触。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从上至下的每位亲人都对我疼爱有加,事业有成的父母为我提供了丰衣足食的生活。我不知道梦想为何物,只是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学习对于我是什么,我不懂。

2013年5月4日。一个看似寻常的青年节却因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而不同寻常。让青少年敢于有梦,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有着非同凡响的力量。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的青春能量。

开学第一天,学校又组织我们观看了主题为《乘着梦想的翅膀》——开学第一课。画面中既有熟悉的钢琴家和电影明星,神舟十号女宇航员王亚平,又有不熟悉的勇敢追梦的同龄人——跳伞员付丽娟等。这些人不同寻常的追梦经历给了我深刻的成长启迪。

梦想的实现需要坚持,需要不抛弃、不放弃。当有的同学在课堂上呼呼大睡、作业东拼西凑、上课迟到早退时,请问你拿什么实现你的梦想?梦想不是说说而已。时光一去不复返,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但这个梦想要从现在一点一滴的努力开始,自习早到10分钟,每天多记几个单词,课堂上多坚持专注听讲。只有这样,才能让梦想照亮现实。

韶华荏苒,让我们用各自的青春梦,去汇聚成一个壮丽的强国梦------中国梦!当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成了国之栋梁的时候,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理由不实现!千千万万青年学子的梦,千千万万个中学生的梦将汇集成一个伟大的中国梦,这是属于我们的青春中国梦!让我们乘着梦想的翅膀去勇敢飞翔吧!

高二(7)班 赵梓聪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