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中国古代帝王宫苑,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始建于一七零三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八十九年建成。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一九九四年十二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热河行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零零七年五月八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是中国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其中乾隆朝定名的36景是:丽正门 勤政殿 松鹤斋 如意湖青雀舫 绮望楼 驯鹿坡 水心榭 颐志堂 畅远台 静好堂 冷香亭 采菱渡 观莲所 清晖亭 般若相 沧浪屿 一片云 萍香泮 万树园 试马埭 嘉树轩 乐成阁 宿云檐澄观斋 翠云岩 罨画窗 凌太虚 千尺雪 宁静斋 玉琴轩 临芳墅 知鱼矾 涌翠岩 素尚斋 永恬居
外八庙是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东北部八座藏传佛教寺庙的总称。先后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间陆续 外八庙建成。当时,北京、承德共有四十座直属理藩院的庙宇,京城三十二座,承德八座,复因承德地处北京和长城以外,故称外八庙;包括溥仁寺、溥善寺(现已不存)、普宁寺、安远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须弥福寿之庙,广缘寺。在清代,设总理堪布管辖八庙,堪布住普宁寺东札仓。其它各庙住达喇嘛或副达喇嘛
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从外形上看,避暑山庄内建筑无论是庄严肃穆的皇家宫殿,还是游玩欣赏的亭、轩、榭、阁,一律采用青砖灰瓦,显示出一种古朴自然的风格;而在其周围建造的“外八庙”,则采用彩色的琉璃瓦,有的甚至用镏金鱼鳞瓦覆顶,远远望去,巍峨壮观,金碧辉煌,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这与古朴典雅的避暑山庄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此,不难看出,清代康乾俩帝之良苦用心。
须弥福寿之庙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北面狮子沟南坡。乾隆四十五年,西藏六世班禅为庆贺乾隆帝70大寿,长途跋涉2万余里前往承德。乾隆帝为隆重迎接六世班禅的到来,特建须弥福寿之庙供六世班禅讲经和居住,所以,此庙又称“班禅行宫”。须弥福寿意思是像吉祥的须弥山那样多福多寿。这是山门,辟三个拱口,上建门楼,悬挂着乾隆御书“须弥福寿”匾额。
以上为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建筑群的大体介绍,更多信息将会以ppt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