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教育教学问题集体会诊实施方案与工作流程

作者: 时间:2014-01-02

关于初中部教育教学问题集体会诊实施方案与工作流程

会诊对象:

月考或期中、期末考试后班级学科成绩问题明显的任课教师或班级学科成绩位于年级最后的任课教师;班级成绩与年纪其他班级成绩相差较大的班主任。

参会人员:

教师会诊:教学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和相关年级备课组长

班主任会诊:德育主任、年级组长

会诊内容:

1. 教师或班主任进行问题剖析,寻找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2.参会人员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在教师汇报之后提出改进建议。

3.教师修改工作方案。

会诊会后主要工作:

1. 年级组长或教研组长完成会议纪要。收教师整改方案。

2. 相关领导进班听课,对会诊班级的平时上课情况和单元测试情况进行跟进。

3. 会诊后教师或班主任定期对班级周测、单元测等情况向年级组长或备课组长、教研组长进行汇报。

4. 被会诊教师或班主任下一次月考后进行汇报。

集体会诊流程

1. 月考、期中或期末考试后,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依据考试情况确定被会诊的教师或班主任,填写会诊申报表,上报学部主任。

2. 学部主任审核批准后,年级组长确定会诊时间,并通知被会诊教师准备分析材料。

3. 召开集体会诊会。

4. 教师修改真该方案,并上交年级组长,教研组组长。

5. 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定期检查班级课堂,周测等情况。

6. 下一次月考后进行二次会诊,决定是否继续跟进直至班级教育教学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7. 年级组长汇总会诊档案,期末交学部存档。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