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工作总结

作者: 时间:2022-07-13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工作总结

本学期,全校上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的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双减”之下的提质增效为突破点,抓住发展重点和关键环节,推动教育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中考、高考成绩创新高,小学优质教育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完成了北外附校“民转公”以及创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学校变革行动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总体要求,将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落实到广大教师行动上,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正确把握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政治方向。

二、有序推进“公参民”整改

根据教育部、中央编办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精神,北外附校属于“公参民”学校。根据海淀区教委领导的要求,有教委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报请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同意,北外附校现有办学场地一分为二,20亩地用于举办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区属公办),剩余场地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基金会举办北京海淀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现有学生全部转入区属公办的北外附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为公办的北外附校提供场地和师资支持,以帮助“老生”平稳过渡至毕业。同时,学校研制了通过课后服务的方式满足个别家长延续外教课程的诉求,维护了学校办学秩序的稳定。

海淀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亟需一所较大规模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来吸引国际化精英人才服务海淀未来的发展,北京外国语大学拥有举办国际化学校的丰富资源、实力和经验,举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是切合办学现实和社会需求的可行性变革方向。同时,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成立也避免了北京外国语大学资产的流失。

海淀区委教育工委任命林卫民校长为区属公办的北外附校校长。经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会提议,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由林卫民校长兼任,已获得了教委批准的办学许可证,法人登记证正在办理中。招生工作也在有序推进,北外附校小学、初中的招生工作也顺利完成,高中招生形势看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招生困难较大,也正在努力推进中。至此,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校长同一”“联袂发展”的创新性机制已初步形成,学校变革行动有了重大突破。

学校对教职工的岗位进行了梳理和整合,对于冗员的解散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妥善处理,同步推进校内信访、对话及思想政治工作,尽快出现一些舆情和风波,但总体情况平稳有序。后续,学校将创造条件逐步解决部分在岗教师入编、新招聘教师进编以及外地户籍教师加入教委“教师人才资源库”等工作,进一步稳定教师队伍。

二、不断提高学业水平

以课程治理与特色课程群建设为抓手,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干部的课程领导力、教师的课程研制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显著提升,完善全链条全要素作业管理机制,学生的学业水平不断提升,中考、高考成绩创新高,小学优质教育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我校2022届高三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最高分676分,进入北京市前1.9%650分以上2人,630分以上5人,600分以上10人。日语148分,为全国最高分,英语142分,政治97(满分100),化学97(满分100),历史97分(满分100分)。3名考生选考科目成绩进入北京市前3%9名考生选考科目成绩进入北京市前10%;多名学生被世界百强名校录取。

我校2022届初三中考成绩再创新高。年级最高分656(满分660),区排名进入第一梯队(655分以上517人,前2.5%)。中考文化课科目均有满分,其中语文满分4人;数学满分3人;英语满分17人;物理满分20人;道德与法治满分70人;历史满分50人;化学满分47人。全年级文化课总分优秀人数222人,占比高达89.5%。复语班文化课优秀率100%。

我校小学在各级各类中文和英语风采类展示活动中40多名学生荣获一、二、三等奖,31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行进管乐团首次参加北京市器乐展演,获得银奖;戏剧团原创作品在“希望中国”戏剧展演中,成功晋级北京市赛;武术队在2022年全国武术少儿锦标赛(线上)比赛中获得多个组别一等奖。

中小学教师论文在各类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市级、区级一二等奖,据不完成统计,教师在各级教学业务比赛中教师获奖达120人次,中小学生在各级比赛中获奖近千人次。

三、深入推进全面育人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全面育人工作成绩显著。

1.高中以“品德修养”“励志教育”“行为规训”为重点,将善良、宽容、感恩、自省、谦让、自律以及合作、竞争、和谐等作为品德教育的元素,进一步加大“六大维度”的德育常规管理力度,关注学生学习注意力训练、学习的投入度,以模仿和竞争为最基本的教育手段,切实加强对学生校园学习和生活的管理。

认真对待学生问题,针对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急剧发展期,积极开展家校协作,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顺利渡过成熟前的动荡期。修订完成《北外附校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为规范实施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打下了基础,此方案获得海淀区首届中学课程方案评选三等奖,为我校高中多样化建设打下了课程基础。

复语教研基地的辐射作用在全国范围进一步扩大,承办了2022年全国多语种教育教学研讨会,高中复语组获得了海淀区青年文明号称号。因为疫情学生居家学习期间,高中教导处研制了新的课堂管理措施,加强了空中巡课的力度,了解教研组老师们的日常授课情况。开展线上优质教学方法及资源分享、学习、总结活动,保证线上教学的良好效果,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让学生通过多元活动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2.初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贯彻德育为首,全员育人的理念,进一步整合德育资源,构建德育体系,营造全员育人氛围。多途径的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文明礼仪、自觉学习、遵守纪律、整洁卫生、健康生活、安全自护”六大维度为抓手,强化习惯养成教育。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落实“双减”工作要求,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范管理要求、课后服务规范管理要求,提升初中教育质量。

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科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取多种形式的督导,开展各类教师评价,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本学期教学干部、教研组长听评研究课、展示课、推门课共计200余节。因为疫情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精心组织,全面落实各备课组线上备课,教师充分利用海淀区空中课堂、国家中小学资源平台准备课程内容。学生通过钉钉直播课堂,完成线上学习任务,教师做好学生的答疑、辅导,指导学生安排好在家的学习和生活。进一步强化复语课程建设,提高复语教学质量,复语组教师在2022“外研社杯”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多语种技能展示评选活动中均由突出表现,学生成绩优异。

3.小学围绕“双减”及“六大维度”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上级关于家校共育工作的要求。加强学生思想教育,落实《北外附校小学生一日常规》《中小学生守则》,通过日常生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顽强的学习意志。切实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线上线下”教学融合质量,保证学生的学习链顺畅,各学科线上优质开展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精细化设计学习任务单,从“教”转向“学”,直播、录播齐上阵,双重保障线上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为避免居家期间可能带来的心理问题,通过各种形式的课程及活动调节学生心理,家长满意度不断提高。

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根据各学段学情设置校本课程和特色课程,利用课后服务的菜单式选修课程,助力外语特色的发展。同时加强推进科技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和美育工作的校本化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各项课后育人活动,开设了60多门课外教育课程,为学生个性的发展、视野的开拓、兴趣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在各项市区级科技竞赛中斩获多个奖项,硕果累累。

加强外语特色课程群建设,通过教学论坛、一师一课、学术研究等方式,提高课程研发能力,提升复语特色,巩固办学成果,统筹管理小学与中学的复语教师,整合资源,提升课堂效率。

四、认真做好疫情防控

面对散点多发、频发的疫情,全校克服麻痹心理和厌战情绪,持续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校领导带头坚守学校,家在外地的校长、书记带着几百个教职工,整个学期都留守在学校。“静校不停摆”,保证学校以“线上线下”的方式正常运营。学校通过多种宣传渠道,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学生家长“非必要不离京”,严格落实“谁审批,谁负责”。

学校通过校内力量建立了规范的核酸检测体系,并在整个疫情高发期间坚持支援社区核酸检测工作,多次受到表扬学校建立了规范的全面防控措施,在冬奥会集训(我校是北京市中小学生的隔离集训点)、高三复课、初三复课、中考考点以及全校复课工作中,设计科学安排合理、操作精细措施力,顺利完成了疫情之下的各项特殊工作任务受到了北京市委领导以及北京市、海淀区领导的高度肯定。

四、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积极研发面向未来的学校改革措施,在“校长同一”“管理团队统一”的前提下,总体规划公办的区属北外附校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联袂发展”战略,组织专班,提前着手研发学校章程、发展规则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富有时代特征、彰显学校特色、体现办学水平的创新性突显“两校携手共同发展”的现代学校制度。

完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内控机制,实施年级部主任全面负责的行政区域管理格局,优化干部队伍,培训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学校的全面领导力。重视人力资源建设,坚持“以评价引领发展”策略,采用“五项评价”“业绩考核”以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推进工作,营造广大教师自觉追求专业发展的良好学术氛围。

行政后勤教辅部门不断完善后勤运营机制,进一步加强计划管理、预算管理和人事管理,提高工作效能。严格落实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建立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加强安全管理,严肃“网格化、全覆盖”安全措施,全面构建平安校园,专项治理食品安全工作,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构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学校舆情监测体系,自觉开展校内信访接待工作,通过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防范出现群体性的校内冲突事件和家校冲突事件。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