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小语发展趋势,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作者: 时间:2015-05-13

把握小语发展趋势,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2015年5月12日我校小学部语文教研组邀请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北京市小语会理事、北京市小学语文兼职教研员、教育部北师大国培项目特邀专家黄毅老师来校开展了题为“把握小语发展趋势,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培训讲座。此次会议历时三个小时,由语文教研组长王君主持,我校德育贾志庭副校长、李琳主任、谈固代表团教师及语文组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会。

黄毅老师本次会议主要从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路、大陆小语发展趋势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三个方面展开讲解。在讲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路时,他谈到我国教育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理念阐释期、实践摸索期、反思调整期和健康发展期。其中在实践摸索期中他提出现今语文课堂集中出现的两个问题,即语文的工具性越搞越模糊,人文性越搞越玄乎,并提出教学活动非语文化和教学内容泛语文化等问题十分严重。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他谈到一个“转身”四个“加强”和“两个转型”。所谓一个转身即语文教学要由琐碎的内容分析向学法指导转变。如何才能实现这种转变呢?他提出首先要解决的便是读法指导,语文学科教学必须掌握好读的艺术。读要建立在充分读书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教学目标中的任务都要通过读书来完成,并把读书贯穿始终,做到读书面向全体。在关于读书的问题上,他一再提出我们应该向古人多学习,争取把书读到骨子里去,读到精神里去,所以说大量的背诵是必不可少的。

当谈到阅读教学时,他提出应该遵循这样的流程:从读入手——读中有思(疑)——思后有议——议里有讲——以讲启读——以读为主。并提出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关注从学中写,读写结合。低年级注重抓好词好句,让学生知道好在哪里,引导他们学会迁移和应用。中年级则重点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在表达中学习运用。在准确表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写一段话。而高年级则重点放在巩固用写法写文章。

他还提出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借鉴和运用语言。要让学生在充分地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跟作品打交道,因为潜心默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真正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是在静思默想中实现的。

在汉字教学方法上,他倡导教师们回到汉字教学的本质——汉字的表义功能上来,让学生在学字的同时习得汉字的文化,使每个汉字都在孩子的心中扎下根来,并不是一味的简单重复记忆。

基于对以上这些内容的阐述,他运用课堂教学实例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进行了具体操作说明。并提出备课时总目标必须以能读会写,落实表达运用语言为主;在读的教学时关注文体、内容、主旨;写的教学时应关注灵活使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训练。黄毅老师通过《小镇的早晨》《翠鸟》等多篇文章对备课思路进行了梳理,使我们参会教师眼前豁然开朗起来。

会后参会教师们还与黄毅老师进行了亲切地交流互动讨论,愉快而充实的下午让每一位参会者都满载而归,受益匪浅,依依不舍与黄毅老师合影留念,大家都很期待黄老师的再次来访,为我们送来更加丰盛的精神大餐。

专注的听课现场

教师听课笔记

合影留念

(小学部:王君)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