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下午,小学英语组五年级教师熊利进行了一节阅读研究课——China(Asia)。英语组的教师们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节课熊老师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和文化意识,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了教学目标,很好地倡导了任务型的教学模式。
本堂课的成功在于,教师创设多种情景,帮助学生融入到本节课的课堂活动中,既形象又直观。熊老师还通过一系列的教具,如:利用手绘地图把地大物博的中国搬入课堂、自制示范画、PPT课件、多彩的磁扣等等,结合小游戏进行知识点的深度操练,很轻松地突破了重难点,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高涨。熊老师激情洋溢地授课、引导学生进行制作中国新闻报纸,积极引导孩子们保护我们的母亲祖国,并让学生想一想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整堂课以各组自制新闻报纸圆满结束,教学目标明确,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音像结合、形象直观。
本堂课授课内容是backpack5-unit8 A4China(Asia),课程由PPT屏幕上中国红引发学生们的思考,请学生述说所看所想,接下来是一面中国国旗,由此引入主题China。这种导入方法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做铺垫,红色代表红色的心,红色的鲜血,红色的中国国旗。
基于高年级儿童语言认知特点,应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使学生学的更轻松,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怎样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怎样在授课过程中适时的进行爱国教育等都是我设计这堂课预先考虑的因素。因此,本堂课具有如下两点特色:
教师将手绘的大张中国地图搬进教室,充分抓住学生们的眼球,邀请学生上讲台来自己动手画出长城的位置,教师画出母亲河黄河,长江的轮廓,学生们深刻地认识了美丽的中国,教师用普通的各种颜色的磁扣表示不同的物品,以及中国的各种产品的分布地点让学生能在地图上直观地看到它们的分布地点,同时,教师用了一系列的数据和比率图表示中国个大产品在世界上都是很大的出口国,呼吁学生们为这些感到骄傲,为中国的富饶而自豪。传授丰富的知识而不失趣其味性。教师将文章打乱,揉合,整理,概括等一系列加工之后,让学生们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中国的地大物博也需要每一个人的维护和关爱才能可持续发展,在这次讲课中,教师适时地引导孩子保护我们的祖国,保护自然资源等德育教育。制作手绘新闻报纸将课堂带入高潮,学生们在合作中自然学会如何分工,配合,帮助、欣赏、接纳和包容他人,教师用关爱浇灌孩子们在集体中成长开花结果。
我相信,通过本堂课不仅是学生们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动,作为教师的我也收获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