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正好,有书为伴 ——我校小学语文组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

作者:万响 时间:2020-03-19

春光正好,有书为伴

——我校小学语文组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

又是一年春来到,京城无处不飞花。春日融融,春光正好,对于居家学习的孩子们来说,正是大好的读书时光,岂能轻易辜负?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素养,从217日远程教学伊始,我校小学语文组就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整本书阅读”活动。

一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绘本阅读。从引导学生日常交往的《对不起》、《养只小龙很简单》,到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我爸爸》、《我妈妈》,再到启发学生想象的《云朵面包》、《野兽出没的地方》以及需要学生想象并创编内容的无字绘本等,内容丰富,任务多样,从讲绘本、演绘本、编绘本,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ff二年级整本书阅读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供阅读方法,引导孩子们持续阅读。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了童话故事:《七色花》《愿望的实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一起长大的玩具》、《小猪唏哩呼噜》和《小布头奇遇记》。通过看题目猜故事、看封面想内容、看目录知脉络、看插图促想象等多种方法进行阅读,完成了讲一讲、画一画、想一想、写一写等阅读实践小任务,在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得以提升。

 

三年级指导学生阅读了《列那狐的故事》,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预测方法进行故事的猜想。在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时适当地引入文言文对照阅读。孩子们把有趣的寓言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把有趣的情节画出来与同学分享,把好玩的故事进行续编……此外,为了给予学生阅读展示平台,三年级借鉴央视的朗读者栏目,巧做阅读拓展链接,教师和学生“朗读者”的身份,每天为大家推荐经典书目体会读书的快乐,感受分享的乐趣。

四年级阅读了《草房子》和《十万个为什么》,老师们根据章节内容精心设计阅读小任务,帮助学生理解章节内容。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采用“自选超市”的方式进行阅读反馈,有人物竞猜谜面对章节中的人物说一段心里话画章节思维导图等,从人物、情节、章节大意等方面入手理解故事内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残”,五年级阅读了古典名著《西游记》和《三国演义》。通过人物卡片、人物简历、情节曲线图、招聘启示等多种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对名著中的情节与人物有深刻的记忆与理解。通过师生的交流,学生能理清名著情节脉络,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更加清晰同时也提升了对名著的审美鉴赏能力。

六年级围绕《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开展整本书阅读,依据高段学生特点,重在指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课程站在深度阅读的角度设计三个环节:拿到书必做的功课——跟我一起打开它——请你设计通读计划,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自主制定阅读指南,借助思维工具梳理情节,挖掘书中经典文学价值,由书关照自己的成长经历,最后进行创意阅读。深度阅读不仅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了学习路径,还开启了全新的阅读视角。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整本书阅读”活动为孩子们的自主阅读打开了一扇窗,丰富了孩子们的阅历,使他们自然而然地亲近书籍,热爱阅读。春光正好,有书为伴,“整本书阅读”为原本美丽的春天增添了一份闲适和抒情,也为孩子们美丽的心灵播下了一颗纯净的书香种子。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