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实验》教学反思

作者: 时间:2017-11-26

11月22日,我有幸学校在“小水滴 大智慧”——同主题多学科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执教了四年级上册中“综合与实践”部分的《滴水实验》一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联系学生的生话实际设计了“滴水实验”数学教学话动情境,使学生经历滴水实验的过程,学习从数学的角度分析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并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回顾整个上课的过程,收获很多,也有很多值得探讨尚需改进的地方,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几点反思。

一、教学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设计教学情境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说、有共鸣,这样才能真正的引发学生思考。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的了解学情、进行充分的学情调研进而进行教学设计。并且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学生能听懂的“孩子化”的语言进行教学,让整个的教学真正围绕学生进行。

二、充分保证学生间的生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保证学生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交流对话。在汇报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的环节,学生之间会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这时学生间的深度交流可能就会提前解决后续出现的问题,甚至产生更优的实验方案。教师适时的闭上嘴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与互动有时会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师要时刻监测学生讨论的方向,一旦“偏航”要及时正确的指引。

三、日常教学要注意常规训练。在公开课上,学生的表现会暴露日常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学生如何举手发言、如何与同伴进行交流讨论、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达想法、征求他人的意见等等方面都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加以训练和强化。

一节公开课很快就过去了,但留下的问题却值得我去长久的思考。无论是自己还是学生都有着很大的空间,需要我们去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进步。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希望自己能在数学教研组大家庭的帮助下继续努力,不断进步。

四年级数学组 初春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