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好课的标准---王东
什么是好课,我认为要满足三点就可以称为好课。
一、好课力求本真
1、首先要以学生为本制定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符合年龄特点、心理发展阶段、认识水平以及发展需求等。
2、体现学科基本功能. 例如,语文学科要突出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地位,注重与其他课程、同生活实践的联系,发展综合性学习能力。物理学科要来自于生活,回归生活,通过真实的生产、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能力、利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3、形式真实。不要花架子,拒绝花拳绣腿;没有假探究,要阵势有效的教学活动。
二、好课务必鲜活
一堂好课的真正精彩并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热闹,而是发自学生们内心那种学习的主动和热情。
1、内容接近学生生活。感受到知识是来源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认识,激发学生兴趣。体现学习的价值。
2、课堂不仅是预设内容的完成,要有冲突产生。因为课堂上有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有思维的碰撞,有智慧的启迪。就在这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新的问题和矛盾出现,激发出新的解决问题方法。正是这新的教学资源的不断产生,才使得课堂教学能够充满。
3、教学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讲授、设疑、讨论、质疑、个别点拨等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符合学生好奇的年龄特点。
三、好课讲求实效。
教育对象的发展是教育的价值所在。上课前后学生是否有了积极的变化,也就是是否有实效就是“好课”的重要尺度。
有效的课堂教学,引发的学生变化可能是多方面的:知识的变化,表现在知识的量的累积;能力的变化,表现在能力的提升,比如思维的敏捷、深刻、缜密;情感的变化,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