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有的使教学变得非常有趣,更重要的是能够很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它与实际的语言交际的情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境结合起来构成学生学习、运用外语的外部条件。在课堂中,我设计了一个谈话节目的现场,不把学生当成学生,而是当成今天这个话题的观众,激发他们的想要发言,想要给出他人合理化建议的欲望,将重点句型的实际运用得到了充分地练习。
其次, 在真实情境之下,同时关注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上课一开始,我就把他们带进了Talk show的节目现场,并提出了一个问题:Why do we have this topic (keep healthy)today? Why does it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our lives? 让孩子们进行讨论,孩子们讨论很激烈,得出了很多结论,如:without good healthy , we can’t play outside, enjoy sunshine,eat delicious food ,etc. 最终得出:Without good health, we can do nothing . And that’s why we all sit here to talk about it.发散孩子的思维,让他们自己总结,并清楚自己的本课讨论重点。
然后情绪的体验,如:对worried这个男孩子名字讨论,Why does he call himself Worried?举真实事例,让学生们体验Worried的真实处境,如:You’ve only got 23 points in your maths test? How do you feel? 等一系列与孩子们生活相关有事件去真实体验,让孩子们最终自己得出结论:Worried must have been in trouble. 通过这样的情绪体验,让孩子们产生了真实想要帮助这个出现问题男孩的欲望,
在读完Worried的回信后,学生们也清楚了他的问题,并给出了口头建议,这时,我并没有急于展示Linda有回信,而是让他们先写回信,此处设计的目的是,侧重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抓住文段大意的能力,并且给出相应的合理的建议。教师不提示写信的模式,只提示最基本的称呼及后面的签名要注意。为第二步骤的信的修改埋下伏笔。通过学生前一封信与Linda的信的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不足,如:信的开头部分,信的结尾部分,以及信的内容里要有层次,会用到:first, next , finally 等。再回信的内容中,我充分肯定学生的建议比Linda的要好,也给予他们信心,相信他们的开头和结尾也能处理地很好,只是给出范例,要求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写出更好的回信。事实证明他们做得很不错,超出了老师的预想:
This happens to a lot of students. I have some ways to help you. First,......
Do what I say, I bet you'll be better.
活跃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大胆的将主动权教给学生,也就是说,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去说;学生能做的教师就不要代替学生去做;学生回答问题无论对还是错,教师不要急于评判,让学生自已去评判与总结;对发言积极的学生要及时鼓励,决不能因为他们的答案与教师的标准答案不一样就否定并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一旦养成了参与意识,课堂气氛就会活跃,教师的劳累感就会减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也会高起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自主探究学习,敢于挑战教师、教材和权威。每一节课如果学生都能对所学的知识多问几个为什么,甚至能对一些题提出独特的看法,才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如:I have a headache.有学生说: You should go to bed early or drink water Or you shouldn’t study now, and you should have a rest.其实孩子们给出的回答与我们的课本的答案并不一致,但无论哪种回答,只要是合理化的建议,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他们创新。
此外,教师应该寓情感于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情绪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教师授课中的情感投入和学生听课的情感投入是成正比。亲切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等教态,一经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要遵循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同时对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式等经常进行反思,进而改革和创新,能使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使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也才能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